- 基本解释
(1).一定的法则、规律;常有的现象。《荀子·天论》:“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晋书·夏侯湛传》:“政有常道,法有恒训。”《魏书·食货志》:“有无通则民财不匱,劳逸均则人乐其业。此自古之常道也。” 宋 曾巩 《兜率院记》:“古者为治有常道,生民有常业。”《元史·刘秉忠传》:“国灭史存,古之常道。”
(2).通常的方法。《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进退盈缩,与时变化,圣人之常道也。”《北史·恩幸传序》:“夫令色巧言,矫情饰貌,邀眄睞之利,射咳唾之私,乃苟进之常道也。”
(3).原来的轨道。《后汉书·襄楷传》:“臣窃见去岁五月,荧惑入太微,犯帝坐,出端门,不轨常道。”
- 基本含义
- 指常理、常情所应当遵循的道理或方法。
- 详细解释
- 常道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常”表示经常、平常的意思,第二个字“道”表示道理、方法的意思。常道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常理、常情,也可以理解为正确的方法或原则。
- 使用场景
- 常道常用于描述人们在处理事情时应该遵循的正确原则或方法。可以用于表达对某人某事的指导或劝告,也可以用于批评或讽刺某人违背常理、不合常情的行为。
- 故事起源
- 常道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刑法志》中,原文是“常道所以治天下者,以法为常”。后来逐渐演变为常道这个成语。这个成语的出现主要是为了强调在治理国家或处理事务时,应该依照常理和法律的规定来行事,不能随意妄为。
- 词语结构
- 常道由两个汉字组成,属于形容词短语。
- 例句
- 1. 我们在处理问题时要按照常道来,不能随意做决定。2. 他违背了常道,做出了一些不符合常理的决策。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常道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条常道上,面前有很多路标,每个路标上写着一个常理或方法。这样可以帮助记忆常道的意思。
- 延伸学习
- 学习更多与常道相关的成语,如常理、常情、常规等。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章和故事来进一步理解和运用这些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按照常道来做事,不要偷懒。2. 初中生:老师告诉我们要遵循常道,不要抄袭别人的作业。3. 高中生:在备考期间,我们要按照常道来复习,不能走捷径。4.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遵循常道,不要伤害他人的感情。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要按照常道来处理问题,不能违背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