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亢龙的词语解释
亢龙的意思
拼音:kàng lóng    注音:ㄎㄤˋ ㄌㄨㄙˊ
基本解释

(1).比喻骄横无德之君。 汉 王符 《潜夫论·本政》:“今世得位之徒,依女妹之宠以骄士,籍亢龙之势以陵贤。” 唐 独孤及 《陈留郡文宣王庙堂碑》:“呜乎,明王未兴,亢龙无辅。运非我与,德兮何衰!”
(2).泛指刚愎躁进之人。《儒林外史》第四九回:“ 马纯上 知进而不知退,直是一条小小的亢龙。”参见“ 亢龙有悔 ”。

基本含义
形容龙飞腾跃,气势磅礴。
详细解释
亢龙的字面意思是“高昂的龙”,形容龙勇猛威武的样子。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物的气势非常强大,充满威严和力量。
使用场景
亢龙这个成语经常用来形容某人的气势或能力非常强大,比如用来形容一个领导或者一个军队的威武气势。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事物的威力或影响力很大,比如用来形容一部电影或一场比赛的震撼力。
故事起源
亢龙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传说故事《亢龙有悔》。故事讲述了一个叫亢龙的人,他因为自负能力强大而遭到了失败和懊悔。这个故事提醒人们不要过于自负,要保持谦虚和谨慎。
词语结构
亢龙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其中“亢”和“龙”分别代表高昂和龙。这个成语的结构简洁明了,容易理解和记忆。
例句
1. 他在比赛中展现出了亢龙的气势,获得了冠军。2. 这部电影的剧情紧凑,场面宏大,真可谓是一部亢龙之作。
记忆技巧
记忆亢龙这个成语可以通过将“亢”字理解为“高昂”,将“龙”字理解为“龙”的形象,帮助记住其基本含义。
延伸学习
若想进一步学习和了解亢龙这个成语,可以深入研究中国古代神话和传说中关于龙的故事,了解龙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重要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讲课的时候,我看到同学们都在认真听讲,整个教室充满了亢龙的学习氛围。2. 初中生:在篮球比赛中,我们队的队长投进了一个三分球,场上观众欢呼声如亢龙般响亮。3. 高中生:这位演讲者在台上展现出了亢龙的演讲技巧和口才,赢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
(0)
诗文中出现“亢龙”的诗词

仙城寒食歌四章·其三邵武陵

亢龙宾天群龙战,潜龙跃出飞龙现。

白衣苍狗等浮云,处处从龙作宫殿。

东南半壁燕处堂,正统未亡垂一线。

百日朝廷沸似汤,十郡山河去如电。

高帝子孙隆准公,身殉社稷无牵恋。

粤秀峰头望帝魂,直与煤山相后先。

当时藁葬汉台东,三尺荒陵枕郊甸。

四坟角立不知名,云是诸王殉国彦。

左瞻右顾冢垒垒,万古一丘无贵贱。

年年风雨暗清明,陌上行人泪如溅。

寻思往事问重泉,笑折山花当九献。

怅望钟山春草深,谁人更与除坛墠!

(0)

水调歌头

雷在地中复,山下出泉蒙。

枢机合发,时惟君子为能通。

初九潜龙勿用,上九亢龙有悔,溟滓萃黄宫。

大畜有攸利,善继养元雄。剥鸿蒙,求鼎实。作参同。

有孚盈缶,油然道济沛其丰。

酬酢噬金遁□,鲋瓮包承敝漏,退食总由公。

纳约自户牖,其道永无穷。

(0)

七言·其七十二

向身方始出埃尘,造化功夫只在人。

早使亢龙抛地网,岂知白虎出天真。

绵绵有路谁留我,默默忘言自合神。

击剑夜深归甚处,披星带月折麒麟。

(0)

和茧雪和郭主簿二首·其一

岁尽衣裳单,十日九多阴。

门巷常寂寂,霜风吹我襟。

仆马告云痡,萧凉剑与琴。

揽衣起长叹,凭吊及古今。

隆中经济才,能令典午钦。

世无管乐人,谁与共幽斟。

从此至符秦,扪虱亦谷音。

如何亢龙季,空山哭遗簪。

篑筱犹好名,避世终未深。

(0)

厓山二首·其二

可怜汉烬不重炎,寰宇腥风忽被渐。

沧海亢龙犹驻跸,荒崖落月更垂帘。

虎头将士时存几,牛角山河日入尖。

龙驭中原知不返,旄头当宁倩谁歼。

群雄捧日功何补,竟岁奔波突不黔。

生死到头宁有别,熊鱼自古不能兼。

仓皇战守终成拙,瞬息存亡岂假占。

战败孤兵探虎穴,朝来只手挽龙髯。

燕山囚虏生宁诎,柴市从容死不嫌。

楚玉几人还免玷,胡尘到此不教沾。

此心白日应同照,大节秋霜未比严。

砥柱要将东逝激,还丹端为积屙砭。

无才似贾吾还吊,有笔如杠史发潜。

香火大忠祠近设,慈元全节庙宜添。

大明一出群迷启,乔岳重开百代瞻。

长句敢因孤愤泄,瓣香聊为数公拈。

(0)

九日

西风欺我又三秋,抑郁犹能隐市楼。

不饮而狂应胜醉,违人谁伴亦成游。

亢龙用九曾何悔,旅燕随阳岂自谋。

见说战场丛菊在,归心一放忽难收。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