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鸣鸱的词语解释
鸣鸱的意思
拼音:míng chī    注音:ㄇㄧㄥˊ ㄔㄧ
使用场景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用成语“鸣鸱”来形容一种不祥的预兆或警告,用以提醒他人注意可能发生的危险或不好的事情。
例句
1. 天空中传来了鸣鸱的声音,这可能是一种不祥的预兆。2. 当他听到鸣鸱的声音时,立刻意识到事情可能不妙。
基本含义
指鸣鸟的声音,表示预兆或警告。
基本解释

即鹞鹰。借指鸱吻。 宋 苏舜钦 《宿终南山下百塔院》诗:“遶庭石鳖谷间水,入户鸣鴟堆上风。”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鸟类相关的成语,如“鸟语花香”、“鸟枪换炮”等,可以帮助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昨天晚上,我听到了鸣鸱的声音,感觉有点害怕。2. 初中生:老师的严肃表情给我们带来了一种鸣鸱的感觉,这让我们知道我们做错了什么。3. 高中生:这次考试前,老师的一番话给我们敲响了鸣鸱,提醒我们要认真备考。4. 大学生:听到那个领导的讲话,我感觉他在鸣鸱,意味着公司可能会有变动。
故事起源
据说,古代人们相信鸟儿的叫声能够预示未来的命运。因此,当他们听到某种鸟儿的鸣叫声时,会将其视为一种预兆或警告。成语“鸣鸱”就是由这种信仰而来的。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成语“鸣鸱”。可以想象一只鸣鸟在天空中发出清脆的叫声,这种叫声充满了警告和预兆的意味。
词语结构
成语“鸣鸱”由两个汉字组成,语法结构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使用。
详细解释
成语“鸣鸱”源自《诗经·鸣鸾》:“鸣鸾兮,不可息兮。”其中,“鸣鸾”是指鸣鸟的声音。成语“鸣鸱”中的“鸱”是指鸣鸟,意味着鸟儿的鸣叫声。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预示或警告某种不祥的事情即将发生。
(0)
诗文中出现“鸣鸱”的诗词

宿终南山下百塔院

驱马山前访古踪,僧居萧洒隔尘笼。

绕庭石鳖谷间水,入户鸣鸱堆上风。

无限老松秋色里,数声疏铎月明中。

村鸡坐听三号彻,去去前朝气味同。

(0)

卫南

今年畚锸弃春耕,折苇枯荷绕坏城。

白鸟自多人自少,污泥终浊水终清。

沙场旗鼓千人集,渔户风烟一笛横。

惟有鸣鸱古祠柏,对人犹是向时情。

(0)

大孤山

彭蠡百里南国襟,万顷苍烟插孤岑。

不知天星何时落,春秋不书不可寻。

石怪木老鬼所附,兹乃与水同浮沉。

鸣鸱大藤树下庙,祭血不乾年世深。

轴舻千里不敢越,割牲酾酒来献斟。

我行不忍随人后,许国肝胆神所歆。

落帆夜宿白鸟岸,睥睨百绕寒藤阴。

银山大浪独夫险,比干一片崔嵬心。

宦游远去父母国,心病若有山水淫。

江南画工今谁在,拂拭东绢倾千金。

(0)

东湖樵夫歌

石子冈前雨萧萧,古木落叶凌风飙。

侍中碧血今犹在,荒祠白日鸣鸱枭。

于役来作东鸥客,父老告我东湖樵。

东湖樵夫为谁子,负薪来往东湖沚。

朝廷不守金川门,野夫合逝东湖水。

樵夫樵夫真丈夫,一死奚足更踟躇。

我向东湖转惆怅,呜呼!独不闻雪庵和尚补锅匠。

(0)

送汤仲能国正以直言去国

朔风剪木末,硕果悬孤危。

邈矣冥飞鸿,异哉闻鸣鸱

暮云结愁阴,送君江之湄。

去者挽莫留,留者良自悲。

何当谢尘鞅,鼓枻相追随。

(0)

过建成侯庙

鸣鸱古木末,饥鸟啄腐柯。

下有黄侯宫,清风在藤萝。

公昔为刺史,俗若闺门和。

德铭颍人心,千载不可磨。

至今奉如生,慢侮莫敢过。

破祠望道路,丹檐独峨峨。

春秋赛豚肩,里巫日婆娑。

牛童不知此,来往夕阳歌。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