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散帙的词语解释
散帙的意思
拼音:sàn zhì    注音:ㄙㄢˋ ㄓㄧˋ
使用场景
散帙可以用来形容人群、队伍、集会等解散的情景。例如,当一场会议结束后,参会人员散帙而去;当一个队伍被解散后,队员们散帙回家。
例句
1. 会议结束后,大家散帙而去。2. 演出结束后,观众们散帙回家。
基本含义
指解散、散开。
基本解释

打开书帙。亦借指读书。《文选·谢灵运<酬从弟惠连>诗》:“凌涧寻我室,散帙问所知。” 刘良 注:“散帙,谓开书帙也。” 唐 王维 《丁寓田家有赠》诗:“开轩御衣服,散帙理章句。” 明 唐时升 《南翔里有八老人为社日相娱乐诗以纪之》:“南村翳翳桑榆日,出共持杯归散帙。” 清 纳兰性德 《生查子》词:“散帙坐凝尘,吹气幽兰并。”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解散、散开相关的成语,如散漫、散尽、散兵游勇等,进一步扩展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放学铃一响,同学们散帙回家。2. 初中生:课间休息时,同学们纷纷散帙到操场上活动。3. 高中生:考试结束后,同学们散帙回家复习。4. 大学生:放假前夕,同学们散帙回各自的家乡。5. 成年人:公司年会结束后,同事们散帙回各自的办公室。
故事起源
散帙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宫廷。在古代,帝王举行重要的朝会或宴会时,会有一位官员负责记录重要的事务。这个官员会将记录的文书帙展示给大家,表示会议或宴会的结束,人们可以散帙回去了。
记忆技巧
可以将散帙与解散的意思联系起来,帙可以理解为记录事务的文书,通过记忆成语的含义和结构,帮助记忆该成语。
词语结构
散帙由两个字组成,散和帙。散帙的结构简洁明了,容易记忆。
详细解释
散帙是一个古代的成语,帙是古代的一种文书,用来记录重要的事务。散帙的意思是解散、散开,常用来形容人群或队伍的解散或散开的情景。
(0)
诗文中出现“散帙”的诗词

赠闾丘处士

贤人有素业,乃在沙塘陂。

竹影扫秋月,荷衣落古池。

闲读山海经,散帙卧遥帷。

且耽田家乐,遂旷林中期。

野酌劝芳酒,园蔬烹露葵。

如能树桃李,为我结茅茨。

(0)

归来

客里有所过,归来知路难。

开门野鼠走,散帙壁鱼乾。

洗杓开新酝,低头拭小盘。

凭谁给曲蘖,细酌老江干。

(0)

济州过赵叟家宴

虽与人境接,闭门成隐居。

道言庄叟事,儒行鲁人馀。

深巷斜晖静,闲门高柳疏。

荷锄修药圃,散帙曝农书。

上客摇芳翰,中厨馈野蔬。

夫君第高饮,景晏出林闾。

(0)

闲居漫兴五首·其二

雨熟枇杷树树香,绿阴如水昼生凉。

客疏却喜阶苔厚,身懒初便簟竹光。

阳羡紫茶团小月,吴江白苎剪轻霜。

投壶散帙还随意,消得人间白日长。

(0)

题涪陵杨彦广薰风亭

身世如浮云,百年一飘忽。

古人事业在,已腐蒿里骨。

惜哉薰风亭,劲翰俨突兀。

想当挥洒际,浩气涨溟渤。

迄兹变故后,同好亦泯没。

散帙落危睇,作亭焕新揭。

超然盛德后,清芬念贻厥。

亦闻爽垲地,山水皆秀发。

旷荡敞遐眺,葱茜罗翠樾。

胜游集簪履,有酒备百罚。

异时太真园,绛树山硉矹。

吾其解烦鞅,长风卧烟筏。

问津鸥鸟外,亭上散白发。

飘飘揖薰风,解带脚不袜。

咀嚼清冰圆,内洗肝肺渴。

呜呼苍梧远,瑶琴久衰歇。

于焉慰永怀,森森来披拂。

耿耿入疏襟,更欲迟华月。

(0)

郡斋即事

空斋无一事,散帙有馀閒。

古蔓垂衣桁,疏花照客颜。

云阴方抱日,雨气忽沈山。

徙倚当高处,纷纷暮鸟还。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