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方言。我国北方因冬天天气严寒,农民在农闲时不常下地,称为卧冬。
(2).方言。旧时贫苦农民利用冬闲季节进城从事拉洋车等体力劳动,叫做卧冬。
(3).船舶因航道、港口严寒冰冻,无法航行,停泊过冬。
- 基本含义
- 指冬天躺在床上不起床的状态,比喻懒散不求上进的态度。
- 详细解释
- 卧冬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冬天的时候整日无所事事,懒散不求上进。它的意思是指冬天躺在床上不起床,不愿意做任何事情。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没有责任感、懒散、不思进取,缺乏积极向上的态度。
- 使用场景
- 卧冬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缺乏动力,不愿意努力,懒散敷衍。可以用于讽刺或批评一个人的懒惰态度。
- 故事起源
- 卧冬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中,形容冬天懒散的状态。在古代冬天,天气寒冷,人们常常因为寒冷而不愿意起床,所以有了这个成语。后来,卧冬逐渐引申为懒散不求上进的状态。
- 词语结构
- 卧冬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卧”表示躺着不起床,第二个字“冬”表示冬天。
- 例句
- 1. 他整个冬天都卧冬不起,连一点动力都没有。2. 这个人一年四季都像卧冬一样,没有任何上进心。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冬天躺在床上不起床的形象联系起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在冬天躺在床上不起床,表示他懒散不求上进的态度。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卧床不起”、“懒散敷衍”等,来扩展对懒惰态度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冬天来了,我好想卧冬不起。2. 初中生:他整个寒假都卧冬不起,浪费了很多时间。3. 高中生:卧冬的状态会让我们失去很多机会,要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4. 大学生:不要卧冬不起,要充实自己,为将来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