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于陵的词语解释
于陵的意思
拼音:yú líng    注音:ㄧㄩˊ ㄌㄧㄥˊ
使用场景
于陵成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较少,主要出现在文学作品、古代典籍和历史记录中,用来描述帝王贵族的葬礼和陵墓。
例句
1. 他的父亲去世后,被于陵安葬。2. 这位国王的陵墓非常宏伟,真是于陵之地。
基本含义
指人死后埋葬在陵墓之中。
基本解释

地名。借指 陈仲子 。因居 於陵 ,故称。《孟子·滕文公下》:“ 匡章 曰:‘ 陈仲子 岂不诚廉士哉?居 於陵 ,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聘隐逸教》:“挹 於陵 之操,想 汉阴 之高。” 南朝 梁 何逊 《聊作百一体》:“ 灵輒 困桑下, 於陵 捨李螬。” 唐 李商隐 《初食笋呈座中》诗:“嫰籜香苞初出林, 於陵 论价重於金。”参见“ 於陵子仲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帝王陵墓的知识,了解不同帝王的陵墓特点和历史背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爷爷去世后,被于陵安葬。2. 初中生:这位皇帝的陵墓非常宏伟,是一座真正的于陵之地。3. 高中生:通过研究不同帝王的陵墓,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的于陵文化。
故事起源
于陵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帝王陵墓。古代帝王死后,常常会修建宏伟的陵墓,以示尊贵和尊重。于陵成语由此衍生而来,用来形容人死后被埋葬在陵墓中。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于陵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被埋葬在陵墓中,陵墓上写着“于陵”两个字,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于陵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第一个字“于”表示在、在于,第二个字“陵”表示帝王陵墓。两个字的组合表示人死后被埋葬在陵墓中。
详细解释
于陵成语的主要含义是指人死后被埋葬在陵墓中。陵墓是古代帝王贵族的葬地,也是表示尊贵和高贵的象征。于陵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死亡和安葬。
(0)
诗文中出现“于陵”的诗词

春过贺遂员外药园

前年槿篱故,新作药栏成。

香草为君子,名花是长卿。

水穿盘石透,藤系古松生。

画畏开厨走,来蒙倒屣迎。

蔗浆菰米饭,蒟酱露葵羹。

颇识灌园意,于陵不自轻。

(0)

青云驿

岧峣青云岭,下有千仞溪。

裴回不可上,人倦马亦嘶。

愿登青云路,若望丹霞梯。

谓言青云驿,绣户芙蓉闺。

谓言青云骑,玉勒黄金蹄。

谓言青云具,瑚琏杂象犀。

谓言青云吏,的的颜如圭。

怀此青云望,安能复久稽。

攀援信不易,风雨正凄凄。

已怪杜鹃鸟,先来山下啼。

才及青云驿,忽遇蓬蒿妻。

延我开荜户,凿窦宛如圭。

逡巡吏来谒,头白颜色黧。

馈食频叫噪,假器仍乞醯。

向时延我者,共舍藿与藜。

乘我牂牁马,蒙茸大如羝。

悔为青云意,此意良噬脐。

昔游蜀门下,有驿名青泥。

闻名意惨怆,若坠牢与狴。

云泥异所称,人物一以齐。

复闻阊阖上,下视日月低。

银城蕊珠殿,玉版金字题。

大帝直南北,群仙侍东西。

龙虎俨队仗,雷霆轰鼓鼙。

元君理庭内,左右桃花蹊。

丹霞烂成绮,景云轻若绨。

天池光滟滟,瑶草绿萋萋。

众真千万辈,柔颜尽如荑。

手持凤尾扇,头戴翠羽笄。

云韶互铿戛,霞服相提携。

双双发皓齿,各各扬轻袿。

天祚乐未极,溟波浩无堤。

秽贱灵所恶,安肯问黔黎。

桑田变成海,宇县烹为齑。

虚皇不愿见,云雾重重翳。

大帝安可梦,阊阖何由跻。

灵物可见者,愿以谕端倪。

虫蛇吐云气,妖氛变虹蜺。

获麟书诸册,豢龙醢为臡。

凤皇占梧桐,丛杂百鸟栖。

野鹤啄腥虫,贪饕不如鸡。

山鹿藏窟穴,虎豹吞其麛。

灵物比灵境,冠履宁甚暌。

道胜即为乐,何惭居稗稊。

金张好车马,于陵亲灌畦。

在梁或在火,不变玉与鹈。

上天勿行行,潜穴勿悽悽。

吟此青云谕,达观终不迷。

(0)

辋川闲居

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

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

青菰临水拔,白鸟向山翻。

寂寞于陵子,桔槔方灌园。

(0)

投滑州卢尚书

雨露恩重棣萼繁,一时旌旆列雄藩。

权经两使材尤重,位近三台道益尊。

江海豁开为气岸,河隍坚画在心源。

门阑尽是云霄客,应念于陵独灌园。

(0)

冬日村居读靖节先生日月依辰至句遂演成一律

日月依辰至,村居岁欲残。

补衣朝旭暖,织素夜灯寒。

节分于陵苦,贫偕孺仲安。

囊空忘羞涩,不用一钱看。

(0)

初食笋呈座中

嫩箨香苞初出林,于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