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7日(农历三月三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日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栝蒌的词语解释
栝蒌的意思
拼音:guā lóu    注音:ㄍㄨㄚ ㄌㄡˊ
基本解释

见“ 栝楼 ”。

基本含义
指人言过其实,夸大其辞。
详细解释
栝蒌,又称为“栝树”,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具有茎蔓长而叶大的特点。成语“栝蒌”源于栝蒌植物的性质,比喻人言过其实,夸大其辞。形容人说话夸张、夸大事实。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夸大事实、言过其实的情况。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夸大自己能力或者夸大事实的人,也可以用来自嘲或幽默地形容自己说话有些夸张。
故事起源
栝蒌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屈原是楚国的大臣,他和贾生一起辅佐楚怀王,致力于改革政治。贾生常常夸大自己的才能,自称“能以天下为官”。屈原就用“栝蒌”来形容贾生夸大其辞的言论。
词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成分构成,第一个成分“栝蒌”表示夸大其辞,第二个成分为“栝蒌”。
例句
1. 他在面试时说自己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实际上是个栝蒌。2. 不要相信他的话,他总是栝蒌,说得跟真的一样。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栝蒌植物的形象,想象栝蒌的茎蔓长而叶大,与夸大其辞的含义相对应。也可以尝试制作一幅图画,将栝蒌的形象和夸大其辞的场景结合在一起,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夸大其辞相关的成语,如“言过其实”、“夸夸其谈”等,以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说自己会飞,可是我知道他是栝蒌。初中生:那个人总是在班会上夸夸其谈,真是个栝蒌。高中生:他在自我介绍时说自己是个天才,但实际上只是个栝蒌而已。大学生:有些政治家在竞选时总是栝蒌,让人难以相信他们的承诺。
(0)
诗文中出现“栝蒌”的诗词

快哉亭朝暮寓目二首·其一

夙起喜舒旷,径趋城上楼。

初阳动禾黍,积雨失汀洲。

水牯负鸲鹆,山枢悬栝蒌

坐惭真隐子,物我两悠悠。

(0)

快哉亭朝暮寓目二首之一

夙起喜舒旷,径趋城上楼。
初阳动禾黍,积雨失汀洲。
水牯负鸲鹆,山枢悬栝蒌
坐慙真隐子,物我两悠悠。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