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犹屈节。谓屈己下人,降身相从。《北史·李訢传》:“ 訢 既宠於 献文 ,参决军国大议,兼典选举,权倾内外,百僚莫不曲节以事之。”
-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的品德、节操或原则弯曲、不正直。
- 详细解释
- 曲节一词由“曲”和“节”两个字组成。“曲”表示弯曲、不直;“节”表示原则、道德。曲节形容一个人的品德或行为不正直,不坚守原则,没有节操。
- 使用场景
- 曲节常用于批评或讽刺那些不诚实、不正直的人。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为了私利而违背原则的人,或者那些经不住诱惑而背叛朋友的人。
- 故事起源
- 关于曲节的成语没有明确的故事起源,但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于诚实、正直和坚守原则的重视。
- 词语结构
- 曲节属于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他为了升职而不择手段,完全没有曲节。2. 这个商人为了赚钱不择手段,曲节极其明显。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弯曲”、“不正直”等关键词联想来记忆曲节的意思。同时,可以将曲节与正直、诚实相对比,以加深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成语,如“曲突徙薪”、“曲径通幽”等,以扩大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偷了同学的铅笔,真是曲节。2. 初中生:老师叫他检查作业,他抄了别人的答案,真是曲节。3. 高中生:他为了考上好大学,不择手段,完全没有曲节。4. 大学生:在商业竞争中,有些人为了获利,不择手段,曲节十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