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猛烈急骤。 宋 欧阳修 《喜雪示徐生》诗:“寒风借天势,豪忽肆陵轢。”
(2).细微;丝毫。豪,通“ 毫 ”。 章炳麟 《论汉字统一会》:“如执左券,以合右方之契,虽更千载,而豪忽未尝相左。”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行事鲁莽冒失,不加思考。
- 详细解释
- 豪忽是由“豪”和“忽”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豪”表示豪迈、大胆的意思,“忽”表示忽视、轻视的意思。豪忽形容人行事鲁莽冒失,不加思考,常常因为轻视细节而导致错误或后悔。
- 使用场景
- 豪忽一词常用于贬义,用来形容那些缺乏思考、冒失鲁莽的人。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注重细节、轻视他人意见的人。
- 故事起源
- 豪忽一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李膺传》中,记载了李膺被任命为丞相时,由于骄傲自大,不重视细节而导致失败的故事。从此以后,“豪忽”成为了一个用来批评不重视细节、鲁莽冒失的人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豪忽的结构是形容词+动词的结构。
- 例句
- 1. 他太豪忽了,没有仔细检查就把文件发了出去。2. 不要因为自己的优势而豪忽大意,要时刻保持谦虚和谨慎。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豪忽”与骄傲自大、不重视细节的形象联系在一起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自以为很了不起,结果因为不重视细节而失败,从而形成了“豪忽”的形象。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与豪忽相近的成语来扩展对于这个主题的理解,如“莽撞”、“鲁莽”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太豪忽了,没有看清楚就冲过马路,差点被车撞到。初中生:他因为豪忽大意,没有复习考试的重点,结果考得很差。高中生:他虽然有才华,但因为豪忽大意,没有充分准备,导致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