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衡道常用于讨论公正、正义的场合,可以用来表达对公平、公正的追求,批评不公正的行为,提倡公道正义。
- 例句
- 1. 我们要秉持衡道,公正地对待每一个人。2. 法官应该以衡道为准则,公正地审判案件。
- 基本含义
- 衡道指的是公正、公平的道路,也表示正义、公道。
- 基本解释
(1).指 战国 时 张仪 等人倡导的连横事 秦 的政治主张。《史记·张仪列传论》:“夫 张仪 之行事,甚於 苏秦 ,然世恶 苏秦 者,以其先死,而 仪 振暴其短以扶其説,成其衡道。” 司马贞 索隐:“ 张仪 説六国,使连衡而事 秦 ,故云‘成其衡道’。”
(2).谓违背道义。《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今之所谓行者,犯其上,危其下,衡道而彊立之。”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公正、正义相关的成语,如“公平无私”、“公正无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要遵循衡道,不偏袒任何同学。2. 初中生:我觉得老师对待学生要衡道一些,不能对某些学生特别偏心。3. 高中生:在社会上,我们要坚持衡道,对待每个人都要公正。4. 大学生:作为法律专业的学生,我要学会运用衡道的原则,成为一名公正的法官。
- 故事起源
- 据说,古代的衡器是一种用来称量物品的工具,衡器上横放有两个平衡杆,称物品时需要使两边保持平衡。因此,衡器成为了公正、公平的象征,而衡道也就代表了公正、公平的道路。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衡道这个成语。可以想象在一条公道上有一个衡器,衡器两边的杆保持平衡,象征公正、公平。
- 词语结构
- 衡道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详细解释
- 衡道源自《庄子·天下篇》:“衡者,天下之正也。道者,天下之经也。”意为公正是天下的准则,道德是天下的规范。衡道强调要遵循正义和道德的原则,不偏袒任何一方,公正地处理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