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30日(农历四月初三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审识的词语解释
审识的意思
拼音:shěn shí    注音:ㄕㄣˇ ㄕㄧˊ
使用场景
审识常用于描述人们对事物进行判断、辨别和鉴定的过程。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辨别力,能够正确判断事物的真实面目。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具有辨别是非和真伪的能力,能够避免被欺骗和误导。
例句
1. 他对人性的审识非常深刻,能够看清人们内心的真实想法。2. 这个问题需要用理性的思维和审识的眼光来看待,不能凭感觉随意判断。
基本含义
审查辨别,明辨是非。
基本解释

察知。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若能审识安危,自求多福,蹷然改容,祗承往告。” 郭沫若 《文艺论集·论诗三札》:“翻译事业于我国青黄不接的现代颇有急切的必要,虽身居海外,亦略能审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审识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审时度势、审慎、识别等,以扩展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教我们要有审识力,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2. 初中生: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培养审识力,了解真实的历史事件。3. 高中生:大学生活需要我们有审识力,能够正确判断和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4. 大学生:在面对就业机会时,我们应该运用审识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5. 成年人:在投资理财时,我们需要有审识力,识别投资风险和机会。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
故事起源
审识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当时,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派遣大臣李斯进行各地的审查和整顿。李斯在审查之前,先对自己进行了审识,以确保自己的行为符合法律和道德的标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审查他人之前,首先要审查自己。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个法官或者鉴定专家,在审查和辨别事物的过程中,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明辨是非。
词语结构
审识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审”和“识”。
详细解释
审识是指审查辨别,明辨是非的能力。它强调对事物的认真审查和辨别,以便正确判断和决策。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审识是一种重要的智慧和能力,它帮助人们分清是非和真伪,避免被欺骗和误导。
(0)
诗文中出现“审识”的诗词

物色访严光诗

肥遁推严子,招贤仰汉光。

营求思旧学,物色访群方。

聘问期终得,形容尚未忘。

羊裘方审识,蒲乘遂搜扬。

不羡云台绘,还归钓濑傍。

高风今尚在,江水与俱长。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