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断案的词语解释
断案的意思
拼音:duàn àn    注音:ㄉㄨㄢˋ ㄢˋ
使用场景
断案一词常用于描述法院或法官审理案件并作出判决的过程。可以用来形容司法机关严肃认真的态度和权威性,也可以用于表达对司法公正的期望和要求。
例句
1. 法官在庭审中断案,作出了公正的判决。2. 这个案件已经断案了,法院做出了有利于公平正义的判决。
基本含义
指司法机关依法审理案件并作出判决。
基本解释

◎ 断案 duàn àn
[settle a lawsuit] 审判诉讼案件
◎ 断案 duàn àn
[conclusion of a syllogism] 伦理学名词,三段论法中由前提推衍得出的结果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司法制度和法律体系,以及相关的法律术语和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希望将来成为一名法官,能够断案公正。2. 初中生:在司法系统中,法官是断案的关键人物。3. 高中生:我们应该相信司法机关能够断案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4. 大学生:学习法律的人需要具备断案的能力和责任心。5. 成年人:司法公正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断案的过程必须严谨认真。
故事起源
断案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官场。古代官员在处理案件时,需要经过详细的调查和审理,最后作出判决。断案表示官员在案件审理中严谨公正,不偏不倚,以法律为准绳,做出正确的判决。
英文翻译

1.(审判案件) settle a lawsuit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断案”与“法官审理案件并作出判决”的含义联系起来记忆。可以想象一个法官在法庭上严肃认真地审理案件,并最终做出公正的判决的场景。
词语结构
断案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断”和名词“案”组成。
详细解释

亦作“ 断桉 ”。1.审判诉讼案件。《宋史·选举志一》:“又立新科明法,试律令、《刑统》、大义、断桉,所以待诸科之不能业进士者。”《新民晚报》1984.10.6:“前后派了三名御史勘核,均未得出结论。 武则天 又委派善于断案的 张楚金 前往核办。”
(2).论断;结论。 明 李贽 《复邓石阳书》:“或凭册籍以为断案,或依 孔 、佛以为 泰山 歟!” 梁启超 《申论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之得失》:“而多数果足为政治之鵠与否,更当就其国民自身之程度以求之,非可漫然下简单的断案也。” 郭沫若 《断断集·七请》:“我说的‘有了意识便无论什么都好’,正和一定要做口号标语诗的断案搭不上来。”
(3).形式逻辑三段论法中的结论。

(0)
诗文中出现“断案”的诗词

张丽华

玉树歌残月上弓,谁将白刃斩春风。

妄言若不惩高叟,断案如何服太公。

(0)

和陈推官见赠

白发朱衣好写真,鹓行佐幕异常伦。

勘书几见招闲客,断案常思出罪人。

棠树政声僧说远,苏台实录世传新。

仍知公退无馀事,惟祇焚香礼北辰。

(0)

与闻一山惜别二咏·其一

培塿槁壤藏蚯蚓,寂寞寒江走蠹鱼。

公论百年求断案,送穷文字绝交书。

(0)

陶石篑书至

不复言馀事,唯云了即休。

山川销断案,花鸟罢春秋。

定后窗行鼠,餐时壁下猴。

自无求相意,焉用钓文钩。

(0)

中秋对月歌同诸公在樾森楼赋

狂生狂生性任真,自称太古无怀民。

每便赤脚踏芳草,岂知长陌纡缁尘。

八月中旬好天气,良朋佳节来相因。

两厓秋色高且峭,皎月为我生比邻。

网鱼恍若赤壁口,泛舟疑是西湖滨。

岱麓先生天下士,北门锁钥封疆臣。

乘槎万里至南海,爱我山水期半分。

三洲刻志若幽讨,席上往往稽玄文。

高谈六籍翻断案,捋鬓瞠目惊鬼神。

右溪豪气逸今古,东坡太白迥不群。

近来不饮已数月,大浇磊落非吾闻。

穗石文章众所爱,上凌鲍谢争鲜新。

一杯隐几面发赤,欹枕欲作羲皇人。

今年月色喜如此,明年月色谁相亲。

劝君对月且尽醉,共惜天涯海角身。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