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闹龙的词语解释
闹龙的意思
拼音:nào lóng    注音:ㄣㄠˋ ㄌㄨㄙˊ
使用场景
闹龙常常出现在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龙舟节等庆祝活动中,人们会穿着彩衣、舞动舞龙、击鼓作乐,场面热闹非凡。此外,闹龙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喧闹而有序的场合,比如婚礼、庆典、晚会等。
例句
1. 春节期间,街上热闹非凡,人们纷纷出门闹龙。2. 龙舟节当天,河岸边聚集了许多人,大家共同欣赏着闹龙的表演。
基本含义
形容喧闹、热闹而有序的场面。
基本解释

一种舞动的龙形图案。《红楼梦》第五三回:“五间正殿前悬一闹龙填青匾,写道是:‘慎终追远’。”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其他与龙有关的成语和习俗,如舞龙、龙舟赛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春节的时候,我们一家人一起去街上闹龙,非常热闹。2. 初中生:学校举办了一场庆典活动,同学们一起组织闹龙,气氛非常热烈。3. 高中生:参加了一个大型晚会,现场人山人海,热闹得像闹龙一样。
故事起源
闹龙起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中国的龙文化有关。龙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吉祥、神秘和威严的象征。在古代,人们相信舞龙能够驱邪、祈福,因此在庆祝活动中常常会有舞龙表演。随着时间的推移,舞龙逐渐成为一种热闹而有序的场面,形成了闹龙这个成语。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该成语:1. 将“闹龙”这个成语与中国传统节日、舞龙表演联系起来,想象热闹而有序的场面。2. 可以通过绘画、制作手工等方式,将闹龙的场景形象化,加深记忆。
词语结构
闹龙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闹”和名词“龙”组成。
详细解释
闹龙是由“闹”和“龙”两个词组成的成语。闹意指喧闹、热闹,龙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秘、威严和吉祥象征。闹龙形容一种喧闹而有序的场面,常用来形容节日、庆典等活动中人们热烈、热闹的氛围。
(0)
诗文中出现“闹龙”的诗词

题寿椿轩

江左风流不乏人,能将佳思洗埃尘。

坐中炜烨当时士,庭下扶疏上古椿。

日永清阴怒鹏翼,月明翠影闹龙鳞。

云泥路绝无由到,犹欲乘槎一问津。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