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详察;遍览。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赵氏灵璧石》:“﹝ 赵南仲 ﹞尝过 灵璧县 ,道旁奇石林立,一峰巍然,崷崪秀润。 南仲 立马旁睨,抚玩久之。” 宋 王淮 《瑶台月赋》:“九成由其直上,八表可以旁睨。”
(2).犹轻视。 明 张居正 《与殷石汀经略广赋》:“诸文武将吏有不用命者,宜照敕书,悉以军法从事,斩首以徇。了此,则诸不逞之人,皆破胆而不敢旁睨矣。” 明 何景明 《铁溪先生高公墓志铭》:“公亦自负,旁睨下世,无所下。”
- 基本含义
- 指旁边观看,不直接参与。
- 详细解释
- 旁观是由“旁”和“观”两个词组成的,意思是从旁边观看。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站在一旁,不直接参与其中的情景。
- 使用场景
- 旁观常用来形容某人在某种情况下不直接参与,而是站在一旁观察。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观察者对于某种事物的客观观察,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看热闹不帮忙的人。
- 故事起源
- 旁观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孟子·公孙丑上》这篇文章中。文章中描述了国君在乱世之中,有的人选择参与争斗,有的人选择旁观。这个成语通过描述旁观者的态度,表达了对于当时乱世中人们不同选择的批评。
- 词语结构
- 旁观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旁”和动词“观”组成。
- 例句
- 1. 在这场争论中,他选择了旁观。2. 他不愿意直接参与,只愿意旁观。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旁观看一场精彩的比赛或争论,然后将这个画面与成语“旁观”联系起来,加深记忆。
- 延伸学习
- 你可以通过阅读更多的古代文学作品来了解成语的使用场景和意义。另外,你也可以学习其他与观察、参与相关的成语,来扩大你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站在一旁观看同学们打篮球。2. 初中生:在班级讨论中,他选择了旁观,没有表达自己的观点。3. 高中生:在社团活动中,她选择了旁观,而不是积极参与组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