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红色山崖。 唐 陆龟蒙 《秋热》诗:“午气朱崖近,宵声白羽随。” 明 何景明 《姜子岭至三坌》诗:“朱崖秀夏木,石壁映寒潭。”
(2).即 珠崖 。今 海南省 海口市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 贾捐之 之陈於 朱崖 , 刘歆 之辨於祖宗,虽质文不同,得事要矣。” 宋 苏轼 《伏波将军庙碑》:“自 徐闻 渡海适 朱崖 ,南望连山,若有若无,杳杳一髮耳。”参见“ 珠厓 ”。
(3). 唐 李德裕 的别称。 李德裕 曾任 崖州 司户,故称。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一:“﹝ 令狐綯 ﹞洎身居巖庙,别无所长,諫官上章,可见之矣。与 朱崖 之终始,殆难比焉。”
- 基本含义
- 指高山陡峭的悬崖。
- 详细解释
- 朱崖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用的描写自然景观的词语,用来形容山峰陡峭,如朱红色的悬崖。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山势陡峭、高耸入云的景观,给人一种壮丽、险峻的感觉。
- 使用场景
- 朱崖这个成语常用于描写山势险峻、高耸入云的景观。在文学作品、诗歌和散文中经常出现,用来增强描写的效果,给读者带来震撼和美感。
- 故事起源
- 朱崖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一诗中的“朱崖”一词。这首诗描述了杜甫在望岳时所见到的险峻的山势,其中有一句“朱崖”成为了后来这个成语的来源。
- 词语结构
- 朱崖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朱”和“崖”两个字组成。
- 例句
- 1. 登上朱崖,俯瞰大地,美景尽收眼底。2. 那座城堡坐落在朱崖之上,显得格外壮观。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朱崖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站在高高的朱红色悬崖上,俯瞰着壮丽的山势,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形象。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朱崖相关的成语,如“望崖息怒”、“崖岸自高”等,可以深入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中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和散文,了解更多关于山峰和悬崖的描写。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旅游时看到了一个朱崖,非常壮观。2. 初中生:这座城市周围有很多朱崖,给人一种险峻的感觉。3. 高中生:他的诗歌中经常出现朱崖的描写,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4. 大学生:在登山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一段危险的朱崖路段,但最终成功到达了山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