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凫舄一词多用于形容老年人或残疾人行走时的状态,也可用于形容其他人因为各种原因而步履蹒跚,行动不便的情况。
- 例句
- 1. 他年纪大了,走起路来有些凫舄。2. 他在事故中受伤,现在每次走路都有些凫舄。
- 基本含义
- 指人行走艰难,步履蹒跚。
- 基本解释
《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 王乔 者, 河东 人也。 显宗 世,为 叶 令。 乔 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輒有双鳧从东南飞来。於是候鳧至,举罗张之,但得一隻舄焉。乃詔尚方诊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后因以“鳧舄”指仙履。 南朝 梁 沉约 《善馆碑》:“霓裳不反,鳧舄忘归。”亦常用为县令的典实。 唐 骆宾王 《饯郑安阳入蜀》诗:“惟有双鳧舄,飞去復飞来。” 明 孙柚 《琴心记·王孙作醵》:“久别丰仪,常念一双鳧舄。”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有趣的成语,了解它们的起源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奶奶年纪大了,走起路来有些凫舄。2. 初中生:他在运动中受伤,现在每次走路都有些凫舄。3. 高中生:经历了一场车祸后,他的双腿变得无力,步履蹒跚,成了一个凫舄。
- 故事起源
- 凫舄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郑国公的贵族,他生活奢华,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一天,他突然得了一种奇怪的疾病,双腿变得无力,无法行走。从此以后,他的生活变得艰难,步履蹒跚,痛苦不堪。这个故事流传下来,人们用“凫舄”来形容步履蹒跚的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凫舄联想成一只野鸭子穿着鞋子走路时摇摇晃晃的样子,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思。
- 词语结构
- 凫舄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凫舄这个成语是由“凫”和“舄”两个字组成的。凫指野鸭,舄指鞋子。凫舄形容人走路时像野鸭一样摇摇晃晃,步履蹒跚,行走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