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批评那些只会空洞浮华的言辞、文章,没有实际内容的人。
- 例句
- 1. 他的演讲虽然绚丽华美,但却是一场绣毬,没有实际价值。2. 这篇文章充满了华丽的辞藻,却缺乏实质内容,简直就是一篇绣毬。
- 基本含义
- 指人的话或文章文雅、华丽而不切实际,没有实用性。
- 基本解释
(1).花名。一名“粉团”、“八仙花”。落叶灌木,叶青色。夏季开花,成五瓣,簇聚呈球形,色白或淡红,甚美丽,为著名观赏植物。见《广群芳谱·花谱十七·雪毬》。 唐 元稹 《六年春遣怀》诗之七:“童稚痴狂撩乱走,绣毬花仗满堂前。”《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玫瑰杜鹃,烂如云锦,绣毬郁李,点缀风光。”
(2).用五色丝绸扎成的球状物。古代宫廷乐队舞蹈用的道具。亦用作女子居室或床上的装饰品。《宋史·乐志十七》:“三曰抛毬乐队,衣四色绣罗宽衫,繫银带,奉绣毬。”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二:“余少从 李慎言 希古 学,自言昔梦中至一宫殿,有仪卫,中数百妓抛毬,人唱一诗:‘……朝来自觉承恩最,笑倩傍人认绣毬。’又云:‘ 隋 家宫殿锁清秋,曾见嬋娟颺绣毬。’” 清 沉廷桂 《虞美人传》:“内设合欢之牀,剪春罗以为帷,悬绣毬以为綵。”
(3).菊花名。 宋 范成大 《菊谱》:“绣毬出 西京 ,开以九月中,千叶紫花,花叶尖阔,相次聚生,如金铃菊中铃叶之状。”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华丽辞藻相反的成语,如朴实无华、言简意赅等,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的作文写得很绣毬,没有实际的故事情节。2. 初中生:他的演讲虽然很绣毬,但没有说到实质性的问题。3. 高中生:这篇文章的修辞手法很绣毬,但缺乏对社会问题的深入分析。
- 故事起源
- 绣毬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的《绣毬子》故事中。故事讲述了一个贫穷的书生和一个富家女子相爱,富家女子要求书生给她绣制一个毬子,书生费尽心思绣制了一个华丽的绣毬,但最终却并没有得到女子的青睐。这个故事成为了绣毬成语的来源。
- 记忆技巧
- 将绣球与华丽的言辞联系在一起,想象一个华丽的绣球,但里面却是空的,没有实用价值。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名词+名词,表示人的言辞或文章华丽而不切实际。
- 详细解释
- 绣毬源于古代的绣球游戏,绣球是用丝线绣制而成的球状物。绣毬比喻人的言辞华丽而不切实际,没有实用性。这个成语常用于贬义,指责对方说话或写作太过虚华,没有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