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旁证的词语解释
旁证的意思
拼音:páng zhèng    注音:ㄆㄤˊ ㄓㄥˋ
使用场景
旁证通常用于法律、辩论、调查等领域,用来指代通过旁边的证据来证明某个观点或事实。它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表示通过周围的环境或情况来推断或证实某个事物。
例句
1. 他通过旁证来证明自己无辜。2. 这个案件中的旁证非常有力,可以证明被告的罪行。
反义词

主证

基本含义
通过旁边的证据或情况来证明某个事实或观点。
基本解释

[释义]
(名)主要证据以外的证据。
[构成]
偏正式:旁(证
[例句]
他今天去法庭做旁证。(作宾语)

延伸学习
学习更多与法律、辩论、调查等领域相关的成语,如“直言不讳”、“以逸待劳”等,以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通过旁证,证明了自己没有偷同学的铅笔。2. 初中生:她通过旁证,证明了自己在课堂上没有作弊。3. 高中生:我们通过旁证,证明了这个观点是错误的。4. 大学生:他通过旁证,证明了自己的研究结果是正确的。
故事起源
旁证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中,原文为“旁证其义”。在古代,法律案件中常常会使用旁证来证明被告的罪行或辩护人的无辜。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司法实践。
英文翻译

1.circumstantial evidence; side witness; collateral evidence

记忆技巧
可以将“旁证”拆分为“旁”和“证”两个部分进行记忆。同时,可以想象一个法庭中的辩护律师通过旁边的证据来证明被告的无辜,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旁证的结构是“旁”+“证”,其中“旁”是形容词作定语,表示与主要事物相邻或接近;“证”是名词,表示证据。
详细解释

◎ 旁证 pángzhèng
[circumstantial evidence;collateral evidence] 主要证据以外的证据;广泛考证;多方论证
(1).广泛考证;多方论证。 宋 陆友 《研北杂志》卷四:“ 姜尧章 作《<絳帖>评》,旁证曲引,有功於古今。” 明 李东阳 《<金溪吴氏族谱>序》:“吾父乃倣 康斋先生 所为谱,质诸 欧阳氏 之法,博采旁证,以足其所未备。” 清 冯桂芬 《<明纪>序》:“此外説部野史,间有採摭,必旁证覆实而后箸之。”
(2).从侧面证明。 清 沉涛 《交翠轩笔记》卷一:“ 元 时犹多诸王之称,亦可旁证。”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八章:“﹝关于 戴愉 的叛党﹞由于 江华 的检举及其他同志的旁证, 北平 市委和 河北 省委做了周密的调查对证,最后才被证实了。”
(3).主要证据以外的证据;侧面的证据。 沙汀 《闯关》九:“ 左嘉 已经连篇累牍的找到他的不满的旁证。”

近义词

干证

(0)
诗文中出现“旁证”的诗词

贺梁章钜70寿联

二十举乡,三十登第,四十还朝,五十出守,六十开府,七十归田,须知此后逍遥,一代福人多暇日;

简如格言,详如随笔,博如旁证,精如选学,巧如联话,富如诗集,略数平生著述,千秋大业擅名山。

(0)

赠梁章钜联

乾隆末、举秀孝,嘉庆初、历翰部,道光间、掌封圻,回首功名成百顺;

经史部、有旁证,艺文家、喜博稽,政事门、备掌故,等身著述自千秋。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