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有些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故意夸大事情的重要性。
- 例句
- 1. 他总是喜欢蚊虻负山,把小事说得像天大的事情一样。2. 别听他的,他就是个蚊虻负山的人,喜欢把小事情无谓地夸大。
- 基本含义
- 形容微不足道的小事被夸大成了大事。
- 延伸学习
- 可以深入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杯弓蛇影”、“画蛇添足”等,以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觉得小明在考试前总是把考试当成大事,他真是蚊虻负山。2. 初中生:我朋友为了一点小事情就发火,她真的是蚊虻负山。3. 高中生:有些人为了争取自己的利益,总是故意夸大事情,他们就是蚊虻负山的人。4. 大学生:有些人为了吸引注意力,总是把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夸大成了大事,真是蚊虻负山。5. 成年人:有些人总是喜欢把一些小事情无谓地夸大,他们真是蚊虻负山。
- 故事起源
- 《庄子·外物》记载了一个故事:有一次,有人在路上碰到一只蚊子,他吓得大叫:“蚊子!蚊子!”路人听到后也大叫:“蚊子!蚊子!”这样一直传到了城里,整个城市的人都在大叫:“蚊子!蚊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为了夸大事情的重要性而故意制造轰动。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蚊虻负山”想象成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昆虫在背负起一座巨大的山,形象生动,容易记忆。
- 词语结构
- 主语+谓语+宾语
- 词语解释
- wén méng fù shān ㄨㄣˊ ㄇㄥˊ ㄈㄨˋ ㄕㄢ
蚊虻负山(蚊虻負山)
比喻力弱者担重任,难以信任。语本《庄子·应帝王》:“其於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蚉负山也。”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况长生之事,世所希闻乎!望使必信,是令蚊虻负山,与井蟇论海也。”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