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磔磔的词语解释
磔磔的意思
拼音:zhé zhé    注音:ㄓㄜˊ ㄓㄜˊ
使用场景
磔磔一词常用于形容声音悦耳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音乐、歌声、乐器演奏等。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悦耳的声音,比如鸟儿的歌声、风铃的声音等。
例句
1. 那只小鸟在枝头上唱起了磔磔的歌,让人陶醉其中。2. 他的琴声磔磔地响起,整个音乐厅都被他的演奏所吸引。
基本含义
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基本解释

(1).象声词。鸟鸣声。 宋 苏轼 《石锺山记》:“而山上栖鶻,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宋 陆游 《露坐》诗:“磔磔禽移树,芒芒月堕空。” 清 黄景仁 《鹊踏枝·鹧鸪》词:“只许隔花啼磔磔,啼时又惹天如墨。”
(2).象声词。琴声。 宋 苏轼 《游桓山会者十人以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为韵得泽字》:“弹琴石室中,幽响清磔磔。”
(3).象声词。棋子声。 宋 黄机 《传言玉女·次岳总干韵》词:“纹楸玉子,磔磔敲春昼。”
(4).象声词。爆竹声。 宋 陈元靓 《岁时广记·元旦上·燃爆竹》:“ 潁滨 《除日》诗云:‘ 楚 人重岁时,爆竹鸣磔磔。’”
(5).象声词。骨节声。《剪灯新话·太虚司法传》:“ 大异 方若其长,不能自立,即愿身矮一尺。众鬼又驱至石牀上,如按麪之状,极力一捺,骨节磔磔有声,乃拥之起,果一尺矣。”
(6).象声词。笑声。 茅盾 《虹》八:“刚一进门,就听得 谢老先生 的磔磔的笑声从那个作为客厅用的楼下厢房里出来。” 茅盾 《三人行》七:“ 惠 简直狂笑了。笑声是那样磔磔地令人毛骨悚然。”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音乐相关的成语,比如“琴瑟和鸣”、“如醉如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幼儿园学生:小鸟在树上唱起了磔磔的歌。小学生:她的琴声磔磔地响起,整个音乐厅都被她的演奏所吸引。初中生:风铃发出磔磔的声音,让人感到宁静和舒适。高中生:他的歌声磔磔地响起,让人陶醉其中。
故事起源
磔磔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中,用来形容古代乐器的声音。后来,这个词被广泛应用于形容声音悦耳的情况。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音乐相关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首美妙的乐曲在耳边磔磔地响起,同时用手指敲击琴弦的动作来帮助记忆。
词语结构
磔磔是一个双音节的形容词,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
详细解释
磔磔一词源于古代乐器的名称,形容乐器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后来,这个词被引申为形容其他声音清脆悦耳的情况,比如鸟儿的歌声、乐器的演奏声等。
(0)
诗文中出现“磔磔”的诗词

蝶恋花·其二咏枕儿

宝琢珊瑚山样瘦。缓髻轻拢,一朵云生袖。

昨夜佳人初命偶。论情旋旋移相就。

几叠鸳衾红浪皱。暗觉金钗,磔磔声相扣。

一自楚台人梦后。凄凉暮雨沾裀绣。

(0)

步至湖上寓小舟还舍五首·其四

万壑争流地,身闲得纵观。

未能容蟹舍,聊得寄渔竿。

远浦樵风急,空山窆石寒。

踟蹰不知晚,磔磔有归翰。

(0)

送杨明仲

江春老春浓压酒,神蓝挼绿营东柳。

风吹落花飞入城,行子思归百回首。

越雨洗江鸭头碧,舟子牵船蹋沙碛。

莼花香冷楚莺鸣,比户琵琶呼磔磔

夫君五夜梦封侯,城中狐腋高于丘。

泰山桂树年年绿,凤凰蹋玉声啾啾。

(0)

夏夜不寐有赋

急雨初过天宇湿,大星磊落才数十。

饥鹘掠檐飞磔磔,冷萤堕水光熠熠。

丈夫无成忽老大,箭羽凋零剑锋涩。

徘徊欲睡复起行,三更犹凭阑干立。

(0)

雪夜二首·其二

村路雪泥人断行,佛灯一点绛纱明。

山前栖鹤归何晚,磔磔风传劲翮声。

(0)

往富阳新城,李节推先行三日,留风水洞见待

春山磔磔鸣春禽,此间不可无我吟。

路长漫漫傍江浦,此间不可无君语。

金鲫池边不见君,追君直过定山村。

路人皆言君未远,骑马少年清且婉。

风岩水穴旧闻名,只隔山溪夜不行。

溪桥晓溜浮梅萼,知君系马岩花落。

出城三日尚逶迟,妻孥怪骂归何时。

世上小儿誇疾走,如君相待今安有。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