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正对的词语解释
正对的意思
拼音:zhèng duì    注音:ㄓㄥˋ ㄉㄨㄟˋ
基本解释

(1).直言对答。《后汉书·赵典传》:“朝廷每有灾异疑议,輒諮问之。 典 据经正对,无所曲折。”
(2).对偶的一种。用反映同类事物或概念的词语两两相对。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正对者,事异义同者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 孟阳 《七哀》云:‘ 汉祖 想 枌榆 , 光武 思 白水 ’,此正对之类也。” 宋 蔡梦弼 《草堂诗话》:“‘貔虎闲金甲,麒麟受玉鞭’,以‘貔虎’对‘麒麟’为正对矣。”

基本含义
面对面地对待或应对某人或某事。
详细解释
正对是一个动词短语,意思是直接面对、面对面地对待或应对某人或某事。它强调直接而坦诚地与对方交流,没有回避或逃避的意味。
使用场景
正对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一种直接而坦诚的态度或行为,特别是在面对困难、问题或挑战时。它可以用于个人、团队或组织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和解决问题的场景。
故事起源
正对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兵法。在战争中,指挥官常常要面对敌人的进攻,需要直接而果断地应对。正对的概念也被引申为在其他领域面对问题或挑战时的态度。
词语结构
正对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是“正”,读作“zhèng”,意为“直接”或“正面”。第二个字是“对”,读作“duì”,意为“对待”或“应对”。
例句
1. 面对困难,我们要勇敢地正对,不退缩。2. 我们需要正对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3. 领导者应该正对团队的问题,做出明智的决策。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正对”想象成两个人面对面地站立,直视对方,表达直接而坦诚的态度和行为。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想要更深入地学习和了解成语“正对”,可以进一步研究相关的典故、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同时,还可以学习其他与“正对”相关的成语,如“正本清源”、“正身明法”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要勇敢地正对错误,才能学得更好。2. 初中生:在面对压力时,我们应该正对困难,不退缩。3. 高中生:考试前,我们要正对复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4. 大学生:在面试时,我们要正对面试官的问题,回答得自信而准确。
(0)
诗文中出现“正对”的诗词

武昌西山,并叙

春江渌涨蒲萄醅,武昌官柳知谁栽。

忆从樊口载春酒,步上西山寻野梅。

西山一上十五里,风驾两腋飞崔嵬。

同游困卧九曲岭,褰衣独到吴王台。

中原北望在何许,但见落日低黄埃。

归来解剑亭前路,苍崖半入云涛堆。

浪翁醉处今尚在,石臼抔饮无樽罍。

尔来古意谁复嗣,公有妙语留山隈。

至今好事除草棘,常恐野火烧苍苔。

当时相望不可见,玉堂正对金銮开。

岂知白首同夜直,卧看椽烛高花摧。

江边晓梦忽惊断,铜环玉锁鸣春雷。

山人帐空猿鹤怨,江湖水生鸿雁来。

请公作诗寄父老,往和万壑松风哀。

(0)

中秋月

空碧无云露湿衣,群星光外涌清规。

东楼莫碍渐高势,四海待看当午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半夜婵娟影,正对五侯残酒池。

(0)

送陶氏妇兼寄纯甫

云结川原暗,风连草木萎。

遥瞻季行役,正对女伤悲。

梦事中千变,生涯老百罹。

更惭无道力,临路涕交颐。

(0)

立夏五首·其一

吾家正对紫阳山,南向宜添屋数间。

百岁十分已过八,只消无事守穷閒。

(0)

诗一首

滁阳太守好山水,公馀日醉群山间。

滁峰环回秀相倚,作亭正对溪山前。

(0)

村晚

山下数声犬吠,村中几处人归。

短笛醉横牛背,斜阳正对柴扉。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