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四时之气的词语解释
四时之气的意思
拼音:sì shí zhī qì    
使用场景
四时之气常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或情绪在不同季节中的变化。可以用来描述人在春天开朗活泼,夏天热情奔放,秋天深思熟虑,冬天沉静寡言等。
例句
1. 春天的四时之气使他变得开朗活泼。2. 夏天的四时之气让她充满了热情和活力。3. 秋天的四时之气使他变得深思熟虑。4. 冬天的四时之气让他变得沉静寡言。
基本含义
指人的气质或性情随着四季变化而改变。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与自然相互关联的观念,以及其他类似描述人性情变化的成语,如“人心如秤”、“人心如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春天的四时之气使我更喜欢户外活动。2. 初中生:夏天的四时之气让我感到充满了活力和热情。3. 高中生:秋天的四时之气让我更多地思考自己的未来。4. 大学生:冬天的四时之气让我更喜欢安静地读书和思考。
故事起源
四时之气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古代人们观察到四季的变化对人的情绪和性格有影响,因此形成了这个成语。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四个季节和对应的气质进行关联记忆,例如春天的开朗活泼与夏天的热情奔放,秋天的深思熟虑与冬天的沉静寡言。
词语结构
四时之气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四时指四个季节,之表示连接词,气表示人的气质或性情。
词语解释
sì shí zhī qì ㄙㄧˋ ㄕㄧˊ ㄓㄧ ㄑㄧˋ

四时之气(四時之氣) 

本指一年四季的气象,后以“备四时之气”喻指人的气度弘远。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谢太傅 絶重 褚 公,常称:‘ 褚季野 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 唐 李白 《任城县厅壁记》:“ 季野 备四时之气, 士元 非百里之才。”

详细解释
(0)
诗文中出现“四时之气”的诗词

四六八言

明月在隅,蟪蛄夜鸣。

仰观天上列星,三三五五成行。

憭慄悽兮不可以寐,嗟哉四时之气靡常。

(0)

题叶英州清白亭

一元之气天得清,推为覆帱万物生。

四时之气秋得白,推为揫敛万物成。

清白为德盖如此,我公何独取于水。

水生于天落于秋,妙与万物为终始。

公家清白世所无,俸馀仅有数卷书。

归与宴坐故溪上,此心洞与溪水俱。

取譬于水公之迹,胸中公固有虚室。

清白一自虚中出,清至表表白画画。

上少能容下多嫉,更居以浊守以黑,始与造化相出入。

(0)

贺德庆陈倅生朝

无伏无腊壶中天,不烟不火壶中仙。

壶天固自远世界,壶仙还自结世缘。

昨夜壶公山外望,壶公驾鹤随仙仗。

逃身下降唐谪仙,袭姓前生汉丞相。

四时之气春为冲,诞弥况在春之中。

一段乾坤奇特意,三朝文学老成风。

通守通班盖其寓,泽民致主酬吾素。

收拾平生尘外游,追寻畴昔壶中去。

春秋过隙了不知,甲子循环浩无数。

(0)

寄题刘永年桂堂

四时之气秋气清,月之掬之水中精。

四时之月秋月明,桂之掬之木中英。

沆瀣蒸开黄烂熳,分似群仙清鼻观。

君家谁会术之幻,乘夜入月移此粲。

微风透帘日透窗,老叶弄缥花弄缃。

翁在中央季在旁,读万卷书字字香。

颤阏四开香入髓,薰融人欲发天理。

鲤伋点参贤父子,传芳后叶殊未已。

一枝五枝聊自诡,郤家窦家勿相侈,刘家正恐不免耳。

(0)

为李少监赋秋崖歌

四时之气秋最清,千崖风骨方峥嵘。

石黛碧玉迭照映,乔松老柏森纵横。

上有白云可为佩,下有寒泉堪濯缨。

樵夫仰视不敢上,鸾鹤日夜长和鸣。

若有人兮似冰雪,以斯崖兮拟高洁。

饮玄津兮餐玉屑,御清风兮朝帝阙。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