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体要常用于描述文章、讲话、计划等的主旨或要点,也可以用来指事物的本质或核心。在写作或演讲时,使用体要可以使表达更加凝练、精确。
- 例句
- 1. 这篇文章的体要是要告诉读者如何提高写作水平。2. 这个计划的体要是提高公司的生产效率。3. 这位演讲者的体要非常清晰,让人一听就明白他的观点。
- 基本含义
- 体要意为主要的内容或要点,也指事物的本质或核心。
- 基本解释
(1).切实而简要。《书·毕命》:“政贵有恒,辞尚体要。” 孔颖达 疏:“为政贵在有常,言辞尚其体实要约。”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盖《周书》论辞,贵乎体要; 尼父 陈训,恶乎异端。”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露布》:“近代诸露布,大抵皆张皇国威,广谈帝德,动逾数千字,其能体要不烦者,鲜云。”
(2).大体;纲要。 汉 荀悦 《汉纪·后序》:“於是乃作考旧,通达体要,以述《汉纪》。” 宋 苏轼 《张文定公墓志铭》:“执政乃始奉詔拜翰林学士承旨。问治道体要,公以简易诚明为对。” 清 方苞 《书<汉书·霍光传>后》:“《班史》义法,视 子长 少漫矣,然尚能识其体要。”
(3).体统;体制。《宋书·沉攸之传》:“﹝ 攸之 ﹞谓人曰:‘州官鞭府职,诚非体要,由小人凌侮士大夫。’” 清 顾炎武 《日知录·三辅黄图》:“以 长乐 、 未央 、 建章 、 北宫 、 甘泉宫 为纲,而以其中宫室臺殿为目,甚得体要。”
(4).谓领悟要旨。 晋 葛洪 《抱朴子·微旨》:“凡养生者,欲令多闻而体要,博见而善择,偏修一事,不足必赖也。”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体要相关的成语,例如“体贴”、“要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数学的体要是要掌握好加减乘除。2. 初中生:写作的体要是要有条理,不能东拉西扯。3. 高中生:学习的体要是要掌握基础知识,建立扎实的基础。4. 大学生:研究的体要是要找到问题的根源,进行深入分析。
- 故事起源
- 体要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相如是西汉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在写作时注重突出主题和要点,因此他的作品被称为“体要”。后来,体要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成语,用来表示事物的核心和关键所在。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体要拆分为“体”和“要”来记忆。体表示事物的本质,要表示重要的部分或关键。通过将这两个字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记忆体要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体要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固定的词序。
- 详细解释
- 体要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体指事物的形体或本质,要表示重要的部分或关键。体要表示事物的主要内容或要点,强调的是事物的核心和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