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修义常用于形容人们积极向善、追求正义的行为,可以用来表扬和赞美那些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和压力时,始终坚守道德准则,秉持公正正义的行为。
- 例句
- 1. 他一直秉持修义的原则,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坚守正义。2. 他的行为充满了修义的精神,受到了大家的赞赏。
- 基本含义
- 修正道义,弘扬正义。
- 基本解释
遵循礼义。《管子·君臣》:“能上尽言於主,下致力於民,而足以修义从令者,忠臣也。”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修义”相关的成语和故事,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齐治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做一个修义的人,不欺负同学,帮助他人。2. 初中生:我们应该向那些修义的先辈学习,为社会做贡献。3. 高中生:修义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也是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应当积极追求修义,为社会正义发声。
- 故事起源
- 修义一词源自《孟子·梁惠王上》篇。在这篇文章中,孟子告诉梁惠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君王应该具备的品质。修义在这里被解释为修正和弘扬道义、正义的行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修义”这个成语:1. 将“修”字和“义”字分开记忆,分别记忆它们的基本含义。2. 关联“修”字的含义为修正,关联“义”字的含义为正义。3. 通过与其他相关成语进行对比记忆,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词语结构
- 修义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详细解释
- 修义指修正和弘扬道义、正义的行为。它强调人们应当积极追求道德修养,推崇正义思想和行为。修义是一种高尚的品德,体现了个人对社会价值观的尊重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