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蹉跌 cuōdiē
[failure;slip;mistake] 失足跌倒,比喻失误
专必成之功,而忽蹉跌之败者也。——《后汉书·蔡邕传》
- 英文翻译
1.[书] (失足跌倒) slip down
- 详细解释
(1).失足跌倒。 汉 焦赣 《易林·解之师》:“推车上山,力不能任,颠蹶蹉跌,伤我中心。”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绳妓》:“既而翻身掷倒,至绳还住,曾无蹉跌,皆应严鼓之节,真奇观也。” 清 谭嗣同 《六盘山转饟谣》:“马足蹩,车轴折,人蹉跌,山岌嶪,朔雁一声天雨雪。”
(2).失误。《汉书·朱博传》:“功曹后常战栗,不敢蹉跌, 博 遂成就之。”《魏书·郭祚传》:“ 太和 以前,朝法尤峻,贵臣蹉跌,便致诛夷。”
(3).相左;不相遇。《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蹉跌不面,企德怀风,虚心委质,为日久矣。”
(4).比喻受挫、失势。《九尾龟》第八三回:“只要等这件事情冷了些儿,那时仍旧可以出来的,虽然暂时蹉跌一下子,却得了个天字第一号上好的名声。”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 郑君 锋芒太露而昧于 中国 社会情形,蹉跌自所难免。”
- 基本含义
- 意外的失败或挫折
- 使用场景
- 蹉跌一词常用于描述人们在生活、工作或学习中遭遇突发的不幸或挫折。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挫折和失败,也可以用来描述一个团体、组织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遭遇的突发问题或挫折。
- 故事起源
- 蹉跌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律历志》中,用来描述刑罚中的一个程序。后来,这个词汇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用来形容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遭受的失败或挫折。
- 词语结构
- 蹉跌是一个由动词“蹉”和动词“跌”组成的成语,其中“蹉”和“跌”都是单音节词。
- 例句
- 1. 他在考试中蹉跌了一次,但他没有放弃,继续努力。2. 这个项目在刚开始阶段就蹉跌了,导致整个计划延迟了几个月。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蹉跌”与“错误摔倒”进行联想,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同时,可以通过多次重复和实际运用来加深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的词典和语文教材,了解更多与蹉跌相关的成语和词语,扩大对中国文化和语言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比赛中蹉跌了一次,但我没有放弃,继续努力。2. 初中生:他在考试中蹉跌了一次,但他没有气馁,继续努力提高成绩。3. 高中生:这个项目在刚开始阶段就蹉跌了,但团队没有放弃,继续努力解决问题。4. 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蹉跌,但我们坚持不懈,最终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