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即赭黄袍。 唐 李濬 《松窗杂录》:“ 中宗 尝召宰相 苏瓌 、 李乔 子进见。二丞相子皆童年,上近抚於赭袍前,赐与甚厚。”《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三年》:“ 昭义 节度使 毛璋 所为骄僭,时服赭袍。” 王国维 《读史二绝句》之二:“只怪 常山 赵延寿 ,赭袍龙凤向中原。”参见“ 赭黄袍 ”。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穿着朴素、不华丽的衣服。
- 详细解释
- 赭袍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赭指的是一种红褐色的颜色,袍指的是衣袍。赭袍形容人穿着朴素、不华丽的衣服,表示他们不追求外表的华丽,注重内在的修养和品质。
- 使用场景
- 赭袍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着装风格,特别是那些不追求时尚、外表朴实的人。也可以用于形容人的性格、品德等方面,表示他们内在的修养和品质。
- 故事起源
- 赭袍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春秋时期,宋国有位名叫郑国渠的人,他非常朴素,平时穿着一件红褐色的衣袍,从不追求奢华。有一次,郑国渠来到齐国,齐国的王子看见他穿着朴素的赭袍,嘲笑他说:“你穿着这样的衣服,怎么能在我面前露面?”郑国渠却回答道:“我虽然穿着赭袍,但是我有德行和才能,这才是真正重要的。”从此以后,赭袍成为了形容朴素、不华丽的衣物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主体部分是“赭袍”,没有其他修饰成分。
- 例句
- 1. 他虽然穿着赭袍,但是他的内在修养和品质却非常高尚。2. 这位艺术家总是穿着赭袍,他认为艺术的真正价值在于内涵,而不是外表。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朴素”、“不华丽”等词语进行联想来记忆赭袍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服饰、品质、修养相关的成语,如“锦衣玉食”、“一表人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穿着赭袍去参加舞会,因为他觉得舞会上重要的是开心,而不是穿得漂亮。2. 初中生:她虽然穿着赭袍,但她的内在品质却非常优秀,受到了大家的尊敬。3. 高中生:他的穿着朴素,像是赭袍一样,但是他的才华却远远超过了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