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遁心一词常用于形容某人逃避现实,不敢面对问题。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在困难面前选择逃避,或者对于自己的责任逃避不承担的情况。也可以用于批评某人没有勇气面对真实的情况。
- 例句
- 1. 他一直遁心逃避自己的责任,从来不敢面对现实。2. 面对困难,我们不能遁心,而应该勇敢面对。
- 基本含义
- 指逃避现实,逃避责任或困难,不敢面对现实的心理状态。
- 基本解释
亦作“遯心”。1.犹言逃避苟免之心。《礼记·缁衣》:“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遯心。” 陆德明 释文:“遯,徒逊反。亦作遁。” 陈澔 集说:“遯,谓逃遯苟免也。”
(2).隐晦不明之心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遯心。”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遁心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心理状态相关的成语,如“苦心孤诣”、“心旷神怡”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考试没考好,就遁心不想告诉爸爸妈妈。初中生:她一直遁心不去面对自己的问题,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高中生:在面对挫折时,不要遁心逃避,而应该勇敢地面对困难。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遁心这个成语。
- 故事起源
- 遁心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李寡妇的女子,她的丈夫去世后,她一直沉浸在对丈夫的思念中,不愿意面对现实的生活。因此,她被人们形容为“遁心”。
- 记忆技巧
- 可以用以下方法记忆遁心这个成语:将“遁心”拆分为“遁”和“心”,联想到一个人逃避现实的心理状态。可以想象一个人心中有一个门,他选择关上这扇门,逃避现实问题,不敢直面困难。
- 词语结构
- 遁心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遁”和名词“心”组成。
- 详细解释
- 遁心是由“遁”和“心”两个字组成的成语。遁指逃避,心指心理状态。遁心的意思是逃避现实,不敢面对现实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状态下的人往往会回避困难和责任,选择逃避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