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抗辞的词语解释
抗辞的意思
拼音:kàng cí    注音:ㄎㄤˋ ㄘㄧˊ
基本解释

(1).高深的言论。《汉书·扬雄传下》:“今吾子乃抗辞幽説,閎意眇指,独驰骋於有亡之际。”
(2).犹严辞。 汉 应劭 《风俗通·穷通·孔子》:“﹝ 孔子 ﹞復相 定公 ,会于 夹谷 ,昭旧以正其礼,抗辞以拒其侮。”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 魏道弼 参政使 金 人军中,抗辞不挠。”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当 和珅 声势熏灼,举朝无一人敢於纠劾, 曹锡宝 独能抗辞执奏,不愧諍臣。”

基本含义
抵抗言辞,拒绝接受或回应他人的指责或批评。
详细解释
抗辞是由“抗”和“辞”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抗”表示抵抗,抵抗对方的指责或批评;“辞”表示言辞、语言。抗辞指的是以言辞或语言行动来回应他人的指责或批评,表示拒绝接受或反驳对方的言论。
使用场景
抗辞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面对他人的指责或批评时,坚决地拒绝接受或回应对方的言辞。它强调了个体在言辞之间进行抵抗和辩驳的行为,表达了个体权利的维护和自我主张的意愿。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社交场合,例如工作、学校、家庭等。
故事起源
关于抗辞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确切记载,但可以推测它的起源与古代中国社会中的言辞交锋和争论有关。在古代,人们常常通过言辞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而抗辞则强调了个体在面对他人的指责或批评时,坚决地拒绝接受或回应对方的言辞。
词语结构
成语“抗辞”是一个动宾结构,其中,“抗”是动词,表示抵抗;“辞”是宾语,表示言辞。
例句
1. 他对批评从不抗辞,而是虚心接受并加以改进。2. 面对指责,她选择了抗辞,坚决捍卫自己的权益。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将“抗辞”分解为“抗”和“辞”,可以联想到一个人在面对他人的指责或批评时,用坚定的言辞进行抵抗和辩驳。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抗辞”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例如“抗议”、“抵制”等,来丰富你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批评我没有认真完成作业,但我抗辞说我忘记了。2. 初中生:面对同学的指责,他毫不犹豫地抗辞回应,表达了自己的立场。3. 高中生:老师对我的论文提出了批评意见,我虽然抗辞了一番,但最终还是接受了他的建议。4. 大学生:在辩论赛中,我以强有力的抗辞回应了对方的质疑,赢得了观众的掌声。
(0)
诗文中出现“抗辞”的诗词

别梁锽

梁生倜傥心不羁,途穷气盖长安儿。

回头转眄似雕鹗,有志飞鸣人岂知。

虽云四十无禄位,曾与大军掌书记。

抗辞请刃诛部曲,作色论兵犯二帅。

一言不合龙额侯,击剑拂衣从此弃。

朝朝饮酒黄公垆,脱帽露顶争叫呼。

庭中犊鼻昔尝挂,怀里琅玕今在无。

时人见子多落魄,共笑狂歌非远图。

忽然遣跃紫骝马,还是昂藏一丈夫。

洛阳城头晓霜白,层冰峨峨满川泽。

但闻行路吟新诗,不叹举家无担石。

莫言贫贱长可欺,覆篑成山当有时。

莫言富归长可托,木槿朝看暮还落。

不见古时塞上翁,倚伏由来任天作。

去去沧波勿复陈,五湖三江愁杀人。

(0)

满江红·其二拜于忠肃公

万里神州,当公世、三光几歇。

奉社稷、仰回天步,义声霆烈。

翠辇不移螭陛草,丹心长照龙堆月。

置死生、成败付苍穹,孤忠切。弓鸟恨,须臾雪。

徐石辈,纷纭灭。视大名诸葛,旂常无缺。

策定抗辞灵武赏,事完补洒攀车血。

使非公、毋论夺门功,谁陵阙。

(0)

简同年刁时中俊卿诗

读君“老农诗,”一读三太息。

君方未第时,忧民真恳恻。

直笔诛县官,言言虹贯日。

县官怒其讪,移文加诮斥。

君笑答之书,抗辞如矢直。

旁观争吐舌,此士勇无匹。

今君已得官,一饭必念国。

民为国本根,岂不思培植。

其如边事殷,赋役烦且亟。

虎营间二千,鸠工日数百。

硬土烧炽窑,高岗舆巨石。

山骨惨无青,犊皮腥带赤。

羸者赪其肩,饥者菜其色。

憔悴动天愁,搬移惊地脉。

吏饕鹰隼如,攫拿何顾惜。

交炭不论斤,每十必加一。

量竹不计围,每丈必赢尺。

军则新有营,谁念民无室。

吏则日饱鲜,谁悯民艰食。

州家费不赀,帑藏空储积。

间有小人儒,旁献生财策。

大帅令龚黄,岂愿闻此画。

夏潦苦不多,秋旱势如炙。

愿君在莒心,端不渝畴昔。

蔡人即吾人,一视孰肥瘠。

筑事宜少宽,纾徐俟农隙。

至如浮屠宫,底用吾儒力。

彼役犹有名,何名尸此役。

君言虽怂恿,帅意竟缩瑟。

同年义弟兄,王事同休戚。

相辨色如争,相与情似昵。

余言似太戆,有君前日癖。

责人斯无难,亦合受人责。

我既规君过,君盍砭我失。

面谀皆相倾,俗子吾所嫉。

(0)

三良诗.高侍郎平仲

平仲巡两河,揽辔出西台。

就寇方燎原,宛雒荡劫灰。

移师围大梁,投鞍成覆敦。

登陴七昼夜,死守凭崔嵬。

累卵我势急,中目贼焰推。

保汴唯汝劳,国功帝念哉。

遂膺全豫寄,旌节焕昭回。

解严逾夏秋,悉众贼复来。

长堑截飞鸟,巨炮轰殷雷。

潜队穿地裂,梯冲舞风颓。

及堞骨相柱,薰穴尸成堆。

负户我告病,濡褐敌未衰。

是时诸道兵,左次大河隈。

半夜朱仙镇,十万溃喧豗。

沈城声援绝,馈运甬道隤。

擂石尽发栋,陈焦资炊骸。

噬指徒恸哭,大临谁告哀。

河伯为解围,洪流夜击礌,我师既北徙,贼戈亦南回。

优诏许休沐,宠秩旌厥能。

还家甫抹马,虏入沂城隳。

抗辞骂凶丑,并命捐匹侪。

吁嗟忠壮士,纠缠罹凶灾。

贼锋乍撞㧙,奴刃旋提捶。

自从兵兴后,屠溃自相偕。

金柝不夜击,和门尝昼开。

九攻敌已穷,三板志不乖。

方镇皆斯人,王略宁未恢。

何当大星陨,坐见长城坏。

我非哭其私,惜此天下才。

(0)

赠友

凤凰麒麟不世出,往者空闻今见之。

乃知神物别有种,天生才隽超明时。

君当妙年好丰采,毛骨自是千金姿。

方驾曹刘宜独步,抗辞扬马复先谁。

逸气棱棱久无敌,射策金门真破的。

试将一剑决浮云,巳觉万人皆辟易。

白简晨惊玉笋班,青鸾夜上金銮直。

阁外亲收进讲书,榻前醉草平蛮檄。

紫塞无尘四海清,承恩衣绣许趋庭。

遥瞻日月辞龙衮,笑拨烟霞上鹤翎。

长林花开啼早莺,金龟解换双玉瓶。

春风如此不一醉,壮怀磊落何由平。

(0)

按部东海因怀鲁连逃迹慨然有述

溟色饶奇变,云岛相荡擗。

中有真人居,将无鲁连宅。

先生犹龙哉,夭矫物莫测。

灸輠辩与生,转丸机从匿。

抗辞折新垣,秦众外辟易。

飞书射聊城,燕将内捐嗌。

引危励安平,一鼓坚城坼。

提衡万师力,弁髦千金锡。

散发东海隅,肆志随所适。

他日圮上编,毋乃而黄石。

我欲竟其终,青天杳无迹。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