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即象笏。 唐 康骈 《剧谈录·龙待诏相笏》:“ 开成 中有 龙復本 者,无目,善听声揣骨,每言休咎,无不必中,凡有象简竹笏,以手捻之,必知官禄年寿。” 宋 文同 《和张屯田雪中朝拜天庆观》:“遥望玉宸端象简,宛然身在 广寒宫 。”《宋史·度宗纪》:“ 陈宜中 经筵进讲《春秋》终篇,赐象简、金御仙花带、鞍马。”《三国演义》第四回:“﹝阶下一大臣﹞挥手中象简,直击 董卓 。”参见“ 象笏 ”。
- 基本含义
- 指形容文章或书信简练,内容充实。
- 详细解释
- 象简是由“象”和“简”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象”意为像,比喻;“简”意为简练的文章。象简一词形容文章或书信简练而内容充实,没有多余的词句,表达得简明扼要。
- 使用场景
- 象简一词常用于描述文章、书信、演讲等文字表达的简洁明了,不啰嗦冗长的特点。可以用来赞美别人的写作能力或者自己所写的文章简洁有力。
- 故事起源
- 象简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中。相传,西汉时期的文学家刘向写了一篇名为《象简》的文章,内容简练而意味深长,得到了当时的文学界的高度评价。后来,象简成为形容文章简洁有力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象简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这篇文章写得非常象简,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2. 他的演讲非常象简,没有一句多余的话。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象”字理解为形象、比喻,将“简”字理解为简洁。通过将两个字的含义联系起来,帮助记忆成语的意思。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文学、写作相关的成语,如“字斟句酌”、“文思泉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作文写得非常象简,老师夸奖了我。2. 初中生:这篇小说的描写非常象简,让我读起来很流畅。3. 高中生:老师要求我们的演讲要象简明扼要,不能太啰嗦。4. 大学生:我的论文写得象简,没有废话,直接点题。以上是关于成语“象简”的学习指南,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