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不择手段、以不正当手段获取财富的人或行为。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这个成语来批评那些违法犯罪、不道德的行为。
- 例句
- 1. 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甚至盗金骗银。2. 他的行为违法犯罪,完全是在盗金。
- 基本含义
- 指非法侵占他人财产或权益。
- 基本解释
(1).《淮南子·氾论训》:“ 齐 人有盗金者,当市繁之时至掇而走,勒问其故曰:‘而盗金於市中何也?’对曰:‘吾不见人,徒见金耳。’”后用为自欺欺人的典实。《晋书·宣帝纪》:“鋭意盗金,谓市中为莫覩。”
(2).《汉书·直不疑传》:“为郎,事 文帝 。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觉,亡意 不疑 , 不疑 谢有之,买金偿。后告归者至而归金,亡金郎大慙。”后用为无端见疑的典实。 南朝 梁 江淹 《诣建平王上书》:“下官闻积毁销金,积谗磨骨,远则 直生 取疑於盗金,近则 伯鱼 被名於不义。”
- 延伸学习
- 了解相关的成语,如“盗鸡摸狗”、“盗亦有道”等,可以帮助扩展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盗金的行为违法,是不对的。2. 初中生:我们要警惕那些以不正当手段盗金的人。3. 高中生:盗金不仅伤害了他人的利益,也会给自己带来不幸。4. 大学生:我们应该坚守道德底线,远离盗金这种行为。
-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故事中有一个名叫“杜少府”的人,他贪婪而贪心,不满足于自己的财富,于是决定盗取国库中的金银财宝。然而,他的贪婪最终被发现,被判处死刑。这个故事给人们上了一堂深刻的课,告诫人们不要贪图不义之财。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盗金”与非法行为联系起来,想象一个盗贼正在偷取金银财宝的场景,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动宾结构,由动词“盗”和名词“金”组成。
- 详细解释
- 盗金一词中的“盗”指非法侵占,偷窃;“金”指金银财宝。成语的含义是指以非法手段占有他人的财产或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