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招认。《旧唐书·哀帝纪》:“乙未,敕:伪称官阶人 泉州 晋江县 应乡贡明经 陈文巨 招伏罪款,付 河南府 决杀。”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四折:“已招伏,怎改易?要承抵。” 明 高明 《琵琶记·义仓赈济》:“这仓中稻子凑原数不起,尽是你自偷了,你好好招伏。”
(2).亦作“ 招服 ”。犹招降。《前汉书平话》卷上:“吾将 高皇 宣詔牌印金帛,欲来招伏四将军。”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 明 洪武 中,未下 滇 ,先平 蜀 ,招服诸蛮。”
- 基本含义
- 招募和征服
- 详细解释
- 招伏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招指招募,伏指征服。招伏的意思是通过招募人才并征服对手,达到掌控局势或解决问题的目的。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或团队通过智谋和行动,成功地招募人才并征服对手,取得胜利或解决困难。
- 使用场景
- 招伏可以用于各种情境中,比如描述一个企业通过招聘优秀人才并征服市场竞争对手,取得成功;也可以用于描述一个军队通过招募士兵并征服敌人,战胜困难。此外,招伏也可以用于个人发展的描述,比如通过招募合适的伙伴并征服自身的弱点,实现自我提升。
- 故事起源
- 招伏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故事发生在秦朝灭亡之后,项羽带领起义军与刘邦联合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在起义军的征战过程中,项羽通过招募和征服各地的豪杰,壮大了自己的军队,最终成功夺取了天下。
- 词语结构
- 招伏由两个字组成,招和伏,构成了一个动宾结构。
- 例句
- 1. 他通过招伏一批优秀员工,使公司的业绩大幅提升。2. 这位将军以智勇双全,招伏敌军,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招募和征服两个词语的关键字记忆起来,并结合故事起源中的项羽的经历来帮助记忆。可以想象项羽通过招募和征服,最终夺取了天下的情景。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招贤纳士、征服敌人等。同时也可以了解更多与招募和征服相关的历史故事和战略思考。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通过招伏他们参加班级活动,让大家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初中生:我们班通过招伏各种社团的成员,组成了一个多才多艺的团队。高中生:他通过招伏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参加了一场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他通过招伏一些优秀的同学,一起参加了一个创业项目,最终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