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犹未尝。未曾,不曾。《秦併六国平话》卷上:“自临阵以来,未常有此大捷。”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楔子:“小子相人多矣,未常有这等一庄事。”《水浒传》第九三回:“﹝ 李逵 ﹞忽转念道:‘外面雪兀是未止。’心里想着,身体未常动掸,却像已走出亭子外的一般。”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太保代父肃客,自晨至午,既无他语,亦未常少移徙,正襟危坐,待父归,始揖而退。”
(2).犹未尝。用在否定词前,构成双重否定,委婉地表示肯定。 明 李贽 《读史·晁错》:“ 汉文 有 汉文 之术数也, 汉高 有 汉高 之术数也……以至六家九流,凡有所挟以成大功者,未常不皆有真实一定之术数。”参见“ 未尝 ”。
- 基本含义
- 指没有固定的、常常的状态或行为。
- 详细解释
- 未,指没有;常,指固定、经常。未常表示没有固定的、常常的状态或行为,即不经常、不固定的意思。
-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形容某人的行为或状态不稳定、不规律,或者某事情发生的频率不高,不固定。
- 故事起源
- 未常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养生主》篇。庄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他在这篇文章中讲到了人的养生之道。其中有一句话是:“未常之道,何常之有?”意思是说,人的养生之道就是没有固定的、常常的状态或行为,因为世界万物都是在变化中的,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后来,这句话就演变成了成语“未常”。
- 词语结构
- 未常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形式。
- 例句
- 1. 他的工作态度未常,时而积极,时而懒散。2. 这个项目的进展未常,难以预测什么时候能完成。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未常”拆分为“未”和“常”两个字,未表示没有,常表示固定、经常。可以通过这两个字的意思来记忆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学习其他与稳定、变化相关的成语,如“常态”、“波动”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弟弟的学习态度未常,有时候很认真,有时候又不想学习。2. 初中生:这个电影院的票价未常,有时候很便宜,有时候又很贵。3. 高中生:老师的教学风格未常,有时候很严厉,有时候又很和蔼。4. 大学生:这个公司的工作时间未常,有时候要加班到很晚,有时候又很早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