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协韵的词语解释
协韵的意思
拼音:xié yùn    注音:ㄒㄧㄝ ˊ ㄧㄨㄣˋ
使用场景
协韵这个成语主要用于描述诗词创作中的韵律效果。在文学创作、文学研究和文学欣赏等领域,可以使用协韵来表达对诗词中韵律的关注和赞美。
例句
1. 他的诗词韵律优美,协韵得非常好。2. 这首诗的协韵效果很出色,读起来非常动听。
基本含义
指诗词中的韵律和声调相互配合协调,形成和谐的韵律效果。
基本解释

(1).押韵,符合韵律。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 安禄山 亦好作诗,作《樱桃诗》云:‘樱桃一篮子,半青一半黄,一半寄 怀王 ,一半寄 周贄 。’或请以‘一半寄 周贄 ’句在上,则协韵。”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蜀音押韵》:“然则 顾亭林 谓《毛诗》有以方音协韵者。如《小戎》之‘参’与‘中’。” 鲁迅 《集外集·通讯(复张逢汉)》:“译诗就更其难,因为要顾全音调和协韵。”
(2).音韵学用语。一种因不知古今音异而随意把某字临时改读为某音以求和谐的作法。开始于 南北朝 ,盛行于 宋朝 , 朱熹 是代表。 明 末 陈第 始用语音演变的道理反对这种不科学的作法,认为所协之音实即古本音,每字只有一个古音,而不应随文改读。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有协韵,《楚辞》及《选》诗,多用协韵。” 郭绍虞 校释:“盖由时人不知古音,故创为协韵之説。《楚辞》及《选》诗犹合古音,故 沧浪 谓‘多用协韵’。” 清 钱大昕 《音韵问答》:“《邶风》:‘寧不我顾。’《释文》:‘ 徐 音古。’此亦协韵也,后放此。 陆元朗 之时,已有韵书,故于今韵不收者,谓之协韵。”参见“ 叶韵 ”。

延伸学习
如果对于诗词创作和古代文学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和相关的文学理论,深入了解协韵在古代文学中的应用和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的诗词写得很好,协韵得非常漂亮。初中生:这首诗的协韵效果很出色,读起来非常动听。高中生:在文学创作中,协韵是一项重要的技巧,可以增加作品的音乐美感。
故事起源
协韵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诗词创作。在古代,诗人和文人们非常注重诗词的韵律效果,他们通过选择合适的韵脚和调子,使诗词更加动听和优美。因此,协韵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技巧和艺术手法,被广泛应用于古代文学作品中。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协韵”拆分成两个字记忆,然后联想到诗词创作中的韵律效果,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词语结构
协韵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协”是形容诗词中韵律和声调相互配合协调的意思,“韵”指的是诗词的韵脚和调子。
详细解释
协韵是指诗词中的韵律和声调相互配合协调,形成和谐的韵律效果。在古代文人创作诗词时,协韵是一项重要的技巧,可以增加作品的音乐美感,使诗词更加动听和优美。
(0)
诗文中出现“协韵”的诗词

和主簿家兄赠别韵

接耳交肩话绮疏,扶摇九万此南图。

对床风雨人皆有,协韵埙篪我独无。

偶尔诗家鸿雁行,为今酒岛鹡鸰徒。

情知一舸鸱夷去,临欲出门灯影孤。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