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古官名。上受司空领导,下为百工之长。专掌营建工程和管教百工等事。《礼记·月令》:“﹝孟冬之月﹞是月也,命工师效功,陈祭器,按度程,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为上。” 郑玄 注:“工师,工官之长也。”《荀子·王制》:“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不敢专造於家,工师之事也。”《史记·五帝本纪》:“ 讙兜 进言 共工 , 尧 曰不可而试之工师, 共工 果淫辟。” 张守节 正义:“工师,若今大匠卿也。”
(2).工匠。 汉 王充 《论衡·量知》:“铜锡未采,在众石之间,工师凿掘,炉橐铸鑠乃成器。” 清 赵翼 《和钱竹汀初移新居》:“知君自有胸中稾,付与工师筑考槃。”
(3).工程师。《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回:“你们知道那保民船,才笑话呢!未开工之前,单为了这条船,专请了一个外国人做工师,打出了船样,总办看了,叫照样做。”
(4).乐师。 唐 元稹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之二:“工师小贱 牙旷 稀,不辨邪声嫌雅正。” 宋 梅尧臣 《次答黄介夫七十韵》:“工师调五音,不问《咸》与《韺》。”
(5).复姓。 汉 有 工师喜 。见《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 英文翻译
1.a surname
- 基本含义
- 指能工巧匠、技艺高超的工人或师傅。
- 详细解释
- 工师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工指工人、劳动者,师指师傅、老师。整个成语表示技艺高超的工人或师傅,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技术能力。
- 使用场景
- 该成语常用于赞美工匠精神、技艺高超的场合,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在某个领域的技术水平非常高。
- 故事起源
- 成语“工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工匠文化。在古代中国,工匠是社会中非常受尊重的一类人,他们以其独特的技艺和精湛的工艺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成语“工师”也成为了对工匠精神和技艺的高度赞扬。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名词“工”和“师”组成。
- 例句
- 1. 他是一位真正的工师,他的木雕作品栩栩如生。2. 这位厨师真是个工师,他做的菜肴美味又精致。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手持工具,精心雕刻着一个师傅的形象,表示工匠的技艺高超。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工匠相关的词语和成语,如“匠心独运”、“工艺精湛”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爸爸是一位工师,他每天都会帮助我修理玩具。2. 初中生:我梦想成为一名工师,能够设计出独特的建筑。3. 高中生:这位画家真是个工师,他的画作栩栩如生,令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