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屐齿的词语解释
屐齿的意思
拼音:jī chǐ    注音:ㄐㄧ ㄔㄧˇ
使用场景
用来形容人走路时轻盈的步伐,通常用于褒义,表示人的行动轻巧、灵活。
例句
1. 他走路轻盈,屐齿之声几乎听不见。2. 她的舞步轻盈而灵活,就像屐齿一样。
基本含义
形容走路时脚步轻盈,如屐齿般声音微小。
基本解释

(1).屐底的齿。《晋书·王述传》:“鸡子圆转不止,便下牀以屐齿踏之,又不得。” 唐 独孤及 《山中春思》诗:“花落没屐齿,风动羣不香。” 宋 司马光 《和范景仁谢寄西游行记》之二:“缘苔躡蔓知多少,千里归来屐齿苍。” 清 赵翼 《哭王述庵侍郎》诗:“ 蒲褐山房 緑树阴,中有两人屐齿迹。”
(2).指足迹;游踪。 宋 张孝祥 《水龙吟·过浯溪》词:“漫郎宅里,中兴碑下,应留屐齿。”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国初 常熟 多画师。有 黄鼎 者,足跡半天下……故所作多离奇俶诡,为古人屐齿所不到。”
(3).指履声,脚步声。 明 王世贞 《曾太学携酒见访作》诗:“花宫寂无事,屐齿破高眠。” 清 吴伟业 《九峰草堂歌》:“屐齿俄闻到 茂先 ,一坐倾靡再张饮。”

延伸学习
了解其他与轻盈、灵活相关的成语,如“轻如燕子”、“步履轻盈”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姐姐跳舞的时候,屐齿之声几乎听不见。2. 初中生:他的步伐轻盈,就像屐齿一样,走路几乎没有声音。3. 高中生:她的舞姿轻盈灵动,步履如屐齿,走路几乎无声。
故事起源
《战国策·齐策一》中有一则故事。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位名叫苏代的人,他行动非常轻盈,走路时几乎没有声音,就像穿着木屐一样。因此,人们形容他的步伐为“屐齿”,后来逐渐演变为成语。
记忆技巧
可以将“屐齿”与轻盈的步伐联系在一起,想象穿着木底鞋走路时的声音微小,从而记住其意义。
词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详细解释
屐齿是由“屐”和“齿”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屐”指的是一种木底鞋,它的底部有很多小齿,可以增加摩擦力,防止滑倒。“齿”指的是牙齿。这个成语形容人的步伐轻盈,脚步声音微小,就像穿着木底鞋走路一样。
(0)
诗文中出现“屐齿”的诗词

清明日与友人游玉粒塘庄

几宿春山逐陆郎,清明时节好烟光。

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

风急岭云飘迥野,雨馀田水落方塘。

不堪吟罢东回首,满耳蛙声正夕阳。

(0)

百步洪二首·其二

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

轻舟弄水买一笑,醉中荡桨肩相摩。

不学长安闾里侠,貂裘夜走胭脂坡。

独将诗句拟鲍、谢,涉江共采秋江荷。

不知诗中道何语,但觉两颊生微涡。

我时羽服黄楼上,坐见织女初斜河。

归来笛声满山谷,明月正照金叵罗。

奈何舍我入尘土,扰扰毛群欺卧驼。

不念空斋老病叟,退食谁与同委蛇。

时来洪上看遗迹,忍见屐齿青苔窠。

诗成不觉双泪下,悲吟相对惟羊、何。

欲遣佳人寄锦字,夜寒手冷无人呵。

(0)

踏雪寻梅

探春绕遍玉阑干,香暗冰痕屐齿寒。

怕有花头遭冻损,枝枝呵手掐来看。

(0)

雪后到乾明寺遂宿

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

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

未许牛羊伤至洁,且看鸦鹊弄新晴。

更须携被留僧榻,待听催檐泻竹声。

(0)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其二

零落佳人意暗伤,为谁憔悴减容光。

将飞更舞迎风面,已褪犹嫣洗雨妆。

芳草一年空路陌,绿阴明日自池塘。

名园酒散春何处,惟有归来屐齿香。

(0)

清波引

冷云迷浦。倩谁唤、玉妃起舞。岁华如许。

野梅弄眉妩。屐齿印苍藓,渐为寻花来去。

自随秋雁南来,望江国、渺何处。新诗漫与。

好风景、长是暗度。故人知否。抱幽恨难语。

何时共渔艇,莫负沧浪烟雨。

况有清夜啼猿,怨人良苦。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