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纳拜的词语解释
纳拜的意思
拼音:nà bài    注音:ㄣㄚˋ ㄅㄞˋ
使用场景
纳拜多用于描述一个人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或建议的情况。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能够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善于接纳他人的建议。
例句
1. 他是一个虚心纳拜的人,经常向他人请教。2. 在工作中,我们应该学会纳拜,接受他人的建议和意见。3. 他能够纳拜他人的意见,所以在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基本含义
纳拜是一个汉语成语,意为接纳、收纳。表示主动接受他人的建议或意见。
基本解释

低头拜见。纳,用同“ 捺 ”。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七:“前辈遇通家子弟初见请纳拜者,既受之,则设席望其家,遥拜其父祖,乃就坐。” 明 李贽 《与周友山书》:“倘肯如此,弟当托兄先容,纳拜大宗师门下。”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与纳拜相关的成语,如“纳谏如流”、“纳履决踵”等,来进一步扩展对纳拜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虚心纳拜,才能学到更多知识。2. 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应该能够纳拜老师的意见,不断进步。3. 高中生:在高中阶段,我们要学会纳拜他人的建议,提高自己的能力。4. 大学生:大学是一个开放的环境,我们要能够纳拜各种不同的观点,拓宽自己的思维。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要能够纳拜他人的意见,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故事起源
纳拜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苏秦列传》。苏秦是战国时期的一位著名的外交家和谋士。他在向秦国的君主说服秦国与其他国家结盟的过程中,用了一个比喻来说明接纳他人的重要性。他说:“君如舟,臣如水。水既能载舟,亦能覆舟。舟之于水,如臣之于君。君纳臣之言,则臣能助君之力;君拒臣之言,则臣能为君之害。”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君主接纳臣子的建议和意见的重要性。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纳拜的发音与“那百”进行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虚心接受他人的建议,接纳百分之百的意见。
词语结构
纳拜是一个由两个动词组成的成语,纳和拜。
详细解释
纳拜是由动词“纳”和动词“拜”组成的成语。其中,“纳”指接纳、收纳,“拜”指向别人表示敬意。整个成语表示接受他人的建议或意见,表示对他人的尊重和敬意。
(0)
诗文中出现“纳拜”的诗词

三过曹侍御见庞亭叠韵二首·其二

匾山三过阅三年,仰止庞亭罩绿烟。

汉水却来开眼界,鹿门终不为诗妍。

辍耕羡彼辞明府,纳拜何人解倒悬。

老我罗浮归未得,梦魂空迓铁桥仙。

(0)

阮怀宁居

圆海居停尚有存,当年道路目凶门。

蝗男录就诛馀孽,燕子笺成上至尊。

东涧老来重纳拜,昆铜痛定亦招魂。

今逢潦尽潭清日,败瓦残扉落月昏。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