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说罢,说完。《刘知远诸宫调·知远走慕家庄沙佗村入舍》:“结下讎冤,怎肯成亲?恰是言絶,走一人向前诉説。”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三折:“听言絶则我沉默默腹内忧,都做了虚飘飘心上喜。”
- 基本含义
- 形容言辞极为精妙,无法再加以修饰或超越。
- 详细解释
- 言绝是一个形容词,用于形容言辞或言论的精妙程度达到了极致,无法再添加任何修饰或超越。它强调言辞的非凡之处,具有独特的表达能力和震撼力。
- 使用场景
- 言绝常用于赞美或嘉许某人的口才或言辞,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个作品、演讲或文章的精彩程度。此外,言绝也可以用于讽刺或批评某人的言辞过于夸张或不切实际。
- 故事起源
- 言绝最早出现在《晋书·王导传》中的一段文字:“导少有名,嘉其言。及成名,言不可加。”这段文字形容了王导年轻时言辞出色,受到赞赏,但随着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他的言辞已经无法再被超越或修饰。
- 词语结构
- 言绝由两个字组成,其中“言”是名词,意为言辞;“绝”是形容词,意为极致、无法超越。
- 例句
- 1. 他的演讲真是言绝,让每个听众都为之动容。2. 这篇文章的文字精妙绝伦,可以说是言绝之作。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言绝”与“言辞精妙到极致,无法再加以修饰或超越”这个含义进行联想,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名人演讲或优秀文章,来了解更多言绝的例子,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讲解真是言绝,让我们都明白了。2. 初中生:他的作文真是言绝,比我们写的好太多了。3. 高中生:这位演讲者的言辞真是言绝,让我深受启发。4. 大学生:这篇论文的观点表达真是言绝,引领了整个领域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