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遗道的词语解释
遗道的意思
拼音:yí dào    注音:ㄧˊ ㄉㄠˋ
基本解释

(1).指前人留传下来的思想观点、政治主张、治理方法等。《史记·周本纪》:“ 公季 脩 古公 遗道,篤於行义,诸侯顺之。”
(2).犹言失去道义。《晏子春秋·问下二一》:“ 叔向 问 晏子 曰:‘世乱不遵道,上辟不用义;正行则民遗,曲行则道废。正行而遗民乎?与持民而遗道乎?此二者之于行何如?’” 晋 枣腆 《答石崇》诗:“上德无欲,遗道不为。” 唐 韩愈 《上考功崔虞部书》:“夫今之人,务利而遗道,其学其问,以之取名致官而已!”

基本含义
指过去的道路已经被人遗忘,不再使用,比喻过时。
详细解释
成语“遗道”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遗”和“道”。其中,“遗”意为遗忘、留下,表示过去的事物被人们遗忘;“道”意为道路、方式,表示过去的道路或方式不再适用。整个成语表示过去的道路已经被人遗忘,不再使用,比喻过时。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某种思想、方法或观念已经过时,不再适用于当前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某种技术、产品或理论已经被淘汰,不再具有实用性。
故事起源
《左传·襄公十二年》记载了一个故事。相传,鲁国的公子遂在猎场上遇到了一个老人,询问他猎物的去向。老人告诉他,猎物已经过时,现在都去了另外一片地方。公子遂回去告诉鲁国的人民,他们的道路已经遗忘,不再使用。后来,人们利用这个故事来比喻过时的事物。
词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这种旧的生产方式已经遗道了,我们要学习新的技术。2. 这个理论已经遗道了,不再适用于现在的社会。
记忆技巧
可以将“遗道”与“遗忘的道路”联想,表示过去的道路已经被人遗忘,不再使用。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意义的成语,如“过时”、“陈旧”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种游戏已经遗道了,我们现在都玩电子游戏。2. 初中生:这种学习方法已经遗道了,我们现在要用更科学的方法来学习。3. 高中生:这本书已经遗道了,我们现在有更好的参考书。4. 大学生:这种管理方式已经遗道了,我们现在要用更先进的管理理念。5. 成年人:这种传统观念已经遗道了,我们应该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希望这份学习指南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遗道”。
(0)
诗文中出现“遗道”的诗词

答石崇诗

昔我不造,备尝颠沛。后土倾基,皇天陨盖。

少怀蒙昧,长无耿介。遗训莫闻,出入靡赖。

如彼泉流,不绝若带。终怀永思,感昔康泰。

我舅敷命,于彼徐方。载咏陟岵,言念渭阳。

乃溯洪流,泛身馀艎。宵寝晨逝,曷路之长。

亦既至止,愿言以写。爰有石侯,作镇东夏。

宽以抚戎,从容柔雅。兽啸幽岩,翔风扇起。

逸响既振,众听倾耳。恂恂善诱,大揖群士。

宗道投意,结心万里。我固其终,人结其始。

宗道伊何,英朗特俊。如彼凌高,日以增峻。

隰朋有慕,颜生希舜。游志域外,涤除鄙吝。

仰止晨风,豫登数仞。我闻有言,居安思危。

位极则迁,势至必移。上德无欲,遗道不为。

妙识先觉,通梦皇羲。窃睹党奥,钦蹈明规。

(0)

和元帝诗

敬爱良是贤。谦恭寔所务。尊贤遗道德。

重学严师傅。六艺诚为敏,三雍称有裕。

覆被唯仁义。吐纳必圭璋。壮思如泉涌。

逸藻似云翔。夙有匡时调。早怀经世方。

留心在庶绩。厉精思治纲。

(0)

杂诗二十二首·其十二

毁巢凤不至,竭泽龙不游。

贤者有所归,得非龙凤俦。

周公下白屋,圣德被九州。

赵禹谢宾客,汉朝以为优。

浇淳不相袭,用舍何其缪。

苟循一身利,不为万姓谋。

哀彼杖杜诗,死生遗道周。

(0)

送刘子思往衡湘

浩斋先生第一孙,秀峰后进第一人。

向来著论三分国,唤起阿瞒戮奸魄。

有司手持金粟尺,越罗蜀锦遗道侧。

洞庭昨夜起霜风,翩然欲登石廪与祝融。

归来定有惊人句,肯寄江西道院翁。

(0)

古意四首·其一

珊瑚秀海底,海人涉中流。

曾不盈尺寸,采采无遗留。

琐细安足珍,空劳使者求。

煌煌十尺枝,灿灿若灵虬。

根生龙窟中,铁网不能投。

千年龙一飞,沧波与之浮。

奇宝出世间,东序陈天球。

河图及银瓮,赤刀以为俦。

尺寸终弃捐,轻掷如蚍蜉。

不能饰楣楯,安足登冕旒。

昔为盘中珍,今焉遗道周。

(0)

减字木兰花

天堂岂远。举世迷人寻不见。地狱非亲。

无限众生寒断门。聪明上士。幸得为人勤发志。

志在心平。片善无遗道自成。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