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指前人留传下来的思想观点、政治主张、治理方法等。《史记·周本纪》:“ 公季 脩 古公 遗道,篤於行义,诸侯顺之。”
(2).犹言失去道义。《晏子春秋·问下二一》:“ 叔向 问 晏子 曰:‘世乱不遵道,上辟不用义;正行则民遗,曲行则道废。正行而遗民乎?与持民而遗道乎?此二者之于行何如?’” 晋 枣腆 《答石崇》诗:“上德无欲,遗道不为。” 唐 韩愈 《上考功崔虞部书》:“夫今之人,务利而遗道,其学其问,以之取名致官而已!”
- 基本含义
- 指过去的道路已经被人遗忘,不再使用,比喻过时。
- 详细解释
- 成语“遗道”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遗”和“道”。其中,“遗”意为遗忘、留下,表示过去的事物被人们遗忘;“道”意为道路、方式,表示过去的道路或方式不再适用。整个成语表示过去的道路已经被人遗忘,不再使用,比喻过时。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种思想、方法或观念已经过时,不再适用于当前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某种技术、产品或理论已经被淘汰,不再具有实用性。
- 故事起源
- 《左传·襄公十二年》记载了一个故事。相传,鲁国的公子遂在猎场上遇到了一个老人,询问他猎物的去向。老人告诉他,猎物已经过时,现在都去了另外一片地方。公子遂回去告诉鲁国的人民,他们的道路已经遗忘,不再使用。后来,人们利用这个故事来比喻过时的事物。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这种旧的生产方式已经遗道了,我们要学习新的技术。2. 这个理论已经遗道了,不再适用于现在的社会。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遗道”与“遗忘的道路”联想,表示过去的道路已经被人遗忘,不再使用。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意义的成语,如“过时”、“陈旧”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种游戏已经遗道了,我们现在都玩电子游戏。2. 初中生:这种学习方法已经遗道了,我们现在要用更科学的方法来学习。3. 高中生:这本书已经遗道了,我们现在有更好的参考书。4. 大学生:这种管理方式已经遗道了,我们现在要用更先进的管理理念。5. 成年人:这种传统观念已经遗道了,我们应该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希望这份学习指南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