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示儆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通过示威行为来警示、惩戒他人的情况。它可以用来形容人们通过示威、抗议等方式来表达不满和警示,以达到改变现状或者警戒他人的目的。
- 例句
- 1. 他们举行示儆活动,以表达对不公平待遇的不满。2. 这次抗议活动是为了示儆那些不法分子,警示他们不要再犯罪。3. 他们通过示儆行动,成功地改变了政府的政策。
- 基本含义
- 示威警示,以警戒、惩戒他人。
- 基本解释
显示儆戒。 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中:“自昔帝王敬天勤政,凡遇垂象示儆,必实修人事,以答天戒。”《清史稿·高宗纪一》:“丁卯,以星变示儆,詔修省。” 孙犁 《秀露集·文学和生活的路》:“地震在史书上称作灾异,说是上天示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示儆相关的成语,如示人以儆、威儆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们举行示儆活动,希望能够保护环境。初中生:他们通过示儆行动,成功地改变了学校的规定。高中生:示儆的目的是为了警示那些不守法律的人们,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被接受的。
- 故事起源
- 示儆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名叫顾恺之的画家,他擅长画人物肖像。有一天,他画了一幅非常逼真的画像,画中的人物表情严肃,令人生畏。这幅画像被人们称为“示儆图”,用来警示、威慑他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示儆这个成语与示威行动联系起来记忆。示威行动是通过展示、表明自己的不满和要求来警示他人或者改变现状的行为,与示儆的含义相符。
- 词语结构
- 示儆是一个动词词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示儆是一个动词词语,意为通过示威行为来警示、警戒他人,以达到惩戒的目的。它是由“示”和“儆”两个字组成,其中“示”表示展示、表明的意思,“儆”表示警戒、警戒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