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把持权柄;掌权。《商君书·算地》:“圣人审权以操柄,审数以使民。”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明智·何心隐》:“ 心隐 一见 江陵 ,便知其必能操柄。” 聂绀弩 《从陶潜说到蔡邕》:“操柄的人,不一定有学。另外一面,有学的人,不一定能操柄。”
(2).权柄。《汉书·贾山传》:“富贵者,人主之操柄也。”《新唐书·刘蕡传》:“繇不能择贤明而任之,失其操柄也。” 宋 曾巩 《徐孺子祠堂记》:“ 汉 既失其操柄,纪纲大坏。”
- 基本含义
- 指掌握权力或主导地位,能够控制局势或决策的人。
- 详细解释
- 操柄一词源自古代战争中的驾驶员,他们手握着操纵车辆的柄,能够掌控整个战局。因此,操柄成语比喻掌握权力或主导地位的人,能够控制局势或决策。
- 使用场景
- 操柄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组织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位公司的创始人或者一位政府的领导者。
- 故事起源
- 操柄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战争时期。在战争中,驾驶员手握着操纵车辆的柄,能够掌控整个战局。后来,这个词的含义逐渐扩展,成为一个比喻,用来形容掌握权力或主导地位的人。
- 词语结构
- 操柄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操”是动词,表示掌握、操纵的意思,“柄”是名词,表示手柄、把手的意思。
- 例句
- 1. 他是这家公司的创始人,一直操着操柄,决定着公司的发展方向。2. 这位总统一直操着操柄,决策权都掌握在他手里。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操柄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手握着操纵车辆的柄,能够掌控整个战局,从而形成操柄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与权力和决策相关的成语,例如“权衡利弊”、“权宜之计”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班级的操柄,能够决定我们的活动安排。2. 初中生:班长在班级中担任着操柄的角色,能够带领我们一起完成学习任务。3. 高中生:校长是学校的操柄,能够决定学校的发展方向。4. 大学生:学生会主席是学生代表的操柄,能够代表学生发表意见和决策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