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辞爵不受。 清 梅曾亮 《台州府同知龙君墓志铭》:“吏也而嬉,得喜失悲;逃爵之士,世见为奇。”
- 基本含义
- 指逃避责任、逃避惩罚。
- 详细解释
- 逃爵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它的字面意思是“逃避爵位”。在古代中国,爵位是贵族的身份象征,拥有爵位意味着拥有权力和地位。逃爵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某人因为害怕或不愿意承担责任或受到惩罚而选择逃避。
- 使用场景
- 逃爵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那些逃避责任、逃避惩罚的人。例如,当一个人在工作中不履行自己的职责,故意逃避工作时,我们可以说他在逃爵。此外,逃爵也可以用来形容那些逃避婚姻、家庭责任的人。
- 故事起源
- 逃爵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叫做田常的人,他是一个贵族,拥有爵位。然而,田常性格懦弱,害怕承担责任,经常逃避自己的义务。因此,人们就用“逃爵”来形容逃避责任的人。
- 词语结构
- 逃爵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逃”和“爵”。
- 例句
- 1. 他在公司里总是逃爵,从来不愿意承担任何责任。2. 这个政府官员贪污受贿,最后只能逃爵而去。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帮助记忆逃爵这个成语:1. 将“逃”字和“爵”字分开记忆,然后联想“逃避爵位”。2. 想象一个贵族害怕承担责任,逃避爵位的场景。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逃爵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爵位制度,以及其他与责任、惩罚相关的成语,如“逃之夭夭”、“逃脱魔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没有完成作业,老师问他原因,他却逃爵了。2. 初中生:考试作弊被发现后,他选择逃爵而去,不敢面对惩罚。3. 高中生:他一直逃避家庭责任,从不参与家务,真是个逃爵之人。4. 大学生:他因为懒惰逃避实习的责任,最后被公司开除,真是逃爵到底。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逃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