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某些领导只有虚名,没有真正的权力和能力,对事物的决策和推动起不到实质作用。
- 例句
- 1. 那个领导只有虚名,没有真正的权力,就像鱼头参政一样。2. 只有名义上的领导参与决策,就会导致鱼头参政的局面。
- 基本含义
- 比喻一个不具备实际能力,只有名义上的领导地位的人参与决策,起不到实质作用。
- 基本解释
宋 鲁宗道 任参知政事,刚正嫉恶,遇事敢言,因其姓 鲁 (鱼字头),且秉性鲠直,故被称为“鱼头参政”。《宋史·鲁宗道传》:“﹝ 鲁宗道 ﹞参知政事……自贵戚用事者皆惮之,目为‘鱼头参政’。” 明 李贽 《史纲评要·宋纪·仁宗》:“ 鱼头参政 固大贤矣,而太后内之,亦贤也。”亦称“ 鱼头公 ”。 宋 无名氏 《圣宋掇遗·鱼头公》:“ 鲁宗道 为参政,以忠鯁自任,时人谓曰‘鱼头公’。”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鱼目混珠”、“名存实亡”等,来扩展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只是名义上的班级领导,实际上却像鱼头参政一样,没有真正的决策权。2. 初中生:政府官员只有虚名,没有真正的能力,就像鱼头参政一样,无法对社会问题做出有效的解决。3. 高中生:企业的高层领导只有虚名,却没有实际能力,导致了鱼头参政的局面,企业发展受到了限制。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故事讲述了一只鱼的头部被提拔为领导,但由于没有身体,无法实际行动,最终导致了决策的无效和困境。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鱼头”这个形象,想象一个只有头部的鱼,无法实际行动,从而记忆和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主语+谓语+宾语
- 详细解释
- 鱼头指的是只有头部,没有身体的鱼,参政指的是参与政治决策。鱼头参政是指只有名义上的领导地位,而缺乏实际能力的人参与决策,无法发挥实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