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拗项桥的词语解释
拗项桥的意思
拼音:niù xiàng qiáo    注音:ㄋㄧㄨˋ ㄒㄧㄤˋ ㄑㄧㄠˊ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思想、态度或观点固执不变,不愿意接受新的观念或改变旧的习惯。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组织或团体对于改革、创新等方面的抵触。
例句
1. 他的固执不化真是拗项桥,不肯听取别人的意见。2. 这个组织对于改革的态度一直是拗项桥,不愿意做任何改变。
基本含义
指人的脖子扭曲,形容顽固不化,不肯改变。
基本解释

唐 时尚书省东南角的小桥。久未升迁的官,常在此转头以望南宫,羡慕高官,故名。 唐 赵璘 《因话录·徵》:“尚书省东南隅通衢有小桥,相承目为拗项桥。言侍御史及殿中诸郎久次者,至此必拗项而望南宫也。”

延伸学习
1. 了解更多与固执不化、不肯改变相关的成语,如“铁杵成针”、“磨杵成针”等。2. 深入学习成语的起源和演变,了解成语的文化内涵和背后的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拗项桥让老师很生气,不肯改正错误。2. 中学生:他的拗项桥让他在同学中失去了很多朋友。3. 大学生及以上:他的拗项桥让他错过了很多机会,无法适应社会的变化。
故事起源
相传,古代有一座桥,桥的两端都有一块石头,桥上的行人每次经过都要绕着这两块石头走。有一天,有个人觉得这样很麻烦,就试图直接走过去,结果被桥上的人嘲笑为“拗项桥”。从此,这个成语就流传了下来。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的脖子被拧扭曲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的意思。同时,可以将“拗项桥”拆分成“拗”、“项”、“桥”三个字,分别记忆它们的含义。
词语结构
主语 + 是 + 拗项桥
详细解释
拗项桥是由“拗”、“项”、“桥”三个字组成的,其中,“拗”意为扭曲;“项”指人的脖子;“桥”指连接两岸的桥梁。成语整体意为人的脖子扭曲,比喻人固执、不肯改变。
(0)
诗文中出现“拗项桥”的诗词

汉中行

汉中在昔称梁州,地腴壤沃人烟稠。

稻畦连陂翠相属,花树绕屋香不收。

年年二月春风尾,户户浇花压醪子。

长裙阔袖低盖头,首饰金翘竞奢侈。

自从铁骑落武休,胜事扫迹随江流。

道傍人荒鸟灭没,独有梨花伴寒食。

君不见当年劫火然,携老扶幼奔南山。

又不见拗项桥边事,七八千兵同日死。

死则义魄犹有归,存则偷生漫如此。

三人共,一碗灯,通夜纺绩衣鬅鬙。

八口同,半间屋,煮煹椎冰常不足。

家粮一石五券钱,一半入口一半官。

男担军装出边去,女荷畚锸填濠还。

官知民贫当爱惜,兵者卫民贫不恤。

且如今年春,又经征战苦。

风尘未动力已罢,殆以饥羊饲豺虎。

梁山奕奕水汤汤,知他见几玉节郎。

昨日汉川过,香气夹道花成行。

还挝青鼍鼓,复拥白鹊旗,帐犀殿后车悬鸱。

营中闻之暖挟纩,尽道节制吾父师。

东军本皆孝顺儿,好在良牧绥牧之。

太清鱼不蕃,太缓琴不理。

师中有吉当自求,度外无功更谁喜。

秋风淅淅吹芙蓉,山童唤我歌汉中。

中欲歌兮可奈何,为语前途胡秘阁,莫使兵贫复如昨。

(0)

奉命出守镇安岁杪出都便道归省途次纪恩感遇之作

一出芦沟迹渐遥,当年从此上云霄。

重来恰是回头路,欲去还同拗项桥

敢以身微忘恋阙,或凭政最更登朝。

露寒鳷鹊曾游地,回首巢痕故未消。

(0)

苗子居运判归宿州同赴武康西县道中奉寄·其二

汉中为会失兼程,雨雪曾无一日晴。

拗项桥头聊立马,使车应已过褒城。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