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谓礼遇贤者。《晋书·段灼传》:“自 穆公 至於 始皇 ,皆能留心待贤,远求异士。”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或扬旌求士,或设簴待贤。”《隋书·李德林传》:“ 李徵 曰:‘ 德林 久滞絳衣,我常恨 彦深 待贤未足。’”
- 基本含义
- 等待贤才的到来。
- 详细解释
- 待贤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待”表示等待,而“贤”表示贤才。待贤的基本含义是指等待有才德的人的到来,以便能够利用他们的才能和智慧来为国家、组织或团体作出贡献。
- 使用场景
- 待贤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一个组织或团体在人才招聘方面的态度和策略。它可以用来表达一个组织积极寻找并等待有才干的人才,以便能够更好地发展和壮大。
- 故事起源
- 待贤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五年》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做荆轲的人,他是一个有才华的年轻人。他曾经向秦国的宣公表示愿意为国家效力,但宣公却没有理会他。后来,荆轲成为了一个刺客,他暗杀了秦国的秦王。这个故事让人们明白,如果一个国家或组织不及时发现和重视有才能的人,就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 词语结构
- 待贤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待”是动词,表示等待;“贤”是形容词,表示有才德的人。
- 例句
- 1. 公司一直在待贤,希望能够招聘到有创新精神的员工。2. 这个国家需要待贤,以便能够更好地发展经济和社会。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待贤”的发音和含义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组织或团体在等待着一位有才能和智慧的人的到来,以便能够利用他们的才能来为组织做出贡献。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人才相关的成语,例如“人才辈出”、“人才济济”等,以丰富对人才和组织发展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是待贤的一代,要努力学习,将来能为国家做贡献。2. 初中生:学校一直在待贤,希望能够招聘到有创新思维的老师来提高教育质量。3. 高中生:我们班级的口号是待贤,我们相信只要努力学习,将来一定能够成为有用之才。4. 大学生: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我们要在这里接受全面的教育,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