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发问的词语解释
发问的意思
拼音:fā wèn    注音:ㄈㄚ ㄨㄣˋ
基本解释

[释义]
(动)口头提问题。
[构成]
动宾式:发|问
[例句]
这个孩子常向大人发问。(作谓语)

近义词

提问

英文翻译

1.ask [put; pose; raise] a question

详细解释

◎ 发问 fāwèn
[ask a question] 口头向人提出问题
口头提出问题。《梁书·文学传下·谢几卿》:“ 俭 承旨发问, 几卿 随事辨对,辞无滞者。” 唐 白居易 《三教论衡》:“儒书奥义,既已讨论;释典微言,亦宜发问。” 宋 苏籀 《栾城先生遗言》:“ 籀 辈弱龄駑怯,惮公严峻,不敢发问。” 赵树理 《李家庄的变迁》四:“围着他的人不断向他发问,他一一答复着。”

基本含义
提出问题或询问意见
使用场景
发问常常出现在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在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提问来澄清问题、加深理解和扩展知识。在工作中,发问可以帮助解决问题、收集意见和促进团队合作。在日常生活中,发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探索兴趣爱好和拓宽视野。
故事起源
发问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礼记·曲礼上》中,原文是“发问于君”,意思是向君主提问。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一种普遍的提问方式。
词语结构
发问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发”是动词,表示提出、发出;“问”是动词,表示询问、问题。
例句
1.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问,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2. 他经常发问,是一个好学的人。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发问”这个成语:1. 关联法:将“发问”与提问的场景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在课堂上或工作中积极提问的情景,加深对该成语的印象。
2. 创造联想
将“发问”拆分为“发”和“问”,想象自己发出问题的声音,提醒自己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以下内容:1. 学习其他与提问相关的成语,如“问长问短”、“问心无愧”等。2. 阅读有关提问技巧和沟通技巧的书籍,提升自己的提问能力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我可以发问一个问题吗?2. 初中生:在课堂上,老师鼓励我们积极发问,以便更好地理解知识。3. 高中生:通过发问,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个问题的本质。4. 大学生:在讨论会上,同学们纷纷发问,促进了我们对这个话题的思考。5. 成人:在工作中,我经常发问以收集意见和解决问题。
(0)
诗文中出现“发问”的诗词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其十九

人禀秀德,气貌或同。而子俨然,温温其容。

两端发问,未答机锋。以礼节和,斯言可宗。

(0)

行路难

笋舆向江行,十步四三曲。

日落天渐昏,栖止怜不夙。

有如丧家狗,望望共奔逐。

遥见洲渚边,凋杨失新绿。

一室小如舟,偶值酒新熟。

主翁面如鬼,行步苦彳亍。

延坐白木床,发问极羞缩。

百钱买一斗,聊诳先生腹。

执觞未及饮,所睹甚怪促。

昂昂舶上下,头缠布一幅。

两胫赤如染,俟食类饥鹄。

忽然来共席,迫我汗如沐。

弃酒出倚闾,远吸江上渌。

青山向我笑,不语意良足。

居常务标致,今此毋乃俗。

少时凶悍徒,几欲塞破屋。

喧嚣呈百伎,丑恶难具录。

生平见未曾,五藏为反覆。

瞠目久不语,情思殊隘蹙。

晚入一窝卧,槁秸纷不束。

瓦穿星似筛,壁坏风如镞。

水车贴四畔,转足碍轮轴。

解装暂一息,何异树下宿。

萧晨出门去,轩豁骋遐瞩。

远岭收片云,前汀落双鹜。

即景政自佳,抚怀欲成哭。

天地虽无私,人事有倚伏。

台观变坑阱,衽席为韔箙。

休嗟行路难,羊肠乃平陆。

(0)

缘识·其六

随机发问绝亲疏,法界明文本不殊。

厌苦群生含万像,归依大觉达三无。

莲开湛寂真如境,屋里空劳总是虚。

缘起性中平等用,直须乐道善心居。

(0)

缘识·其五

忘机悟既见真诠,慕道威仪立善缘。

语默但教方外用,玄微通达自弥坚。

利名染著还如梦,性相归来猛似泉。

三业之中堪发问,勿令万法不精专。

(0)

意行

意行行到野人家,门带清溪石径斜。

落日轻烟山可画,短篱颓堑菊能花。

归迟误客频敲竹,坐久劳人再煮茶。

那得宽閒无点事,日搔短发问桑麻。

(0)

神户理事署楼中雨望

危峰郁郁浪苍苍,对此茫茫我亦忘。

时命看天终濩落,雨风注面暂清凉。

华民力屈愁微业,岛市风移足老羌。

海内故人应绝倒,便从穷发问行藏。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