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归顺降服。《后汉书·桓谭传》:“四方盗贼未尽归伏者,此权谋未得也。” 南朝 陈 徐陵 《与智顗书》:“无畏之吼,众咸归伏。” 元 郑光祖 《老君堂》楔子:“自俺 大唐 建国以来,各处都归伏了。”
- 基本含义
- 指被征服或被制服。
- 详细解释
- 归伏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件事被征服或被制服。它表示一个人或一件事被别人或某种力量所控制或驾驭,无法自由行动。
- 使用场景
- 归伏常用于描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于描述自然界的现象。比如,一个人在工作中被领导征服,无法自由发挥自己的能力,可以说他被归伏了;又比如,一只野兽被人类驯服,无法再自由地生活在野外,也可以说它被归伏了。
- 故事起源
- 归伏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传说故事。相传,有一位叫鲁班的木匠技艺高超,他制作的木工机械十分精巧。有一天,鲁班在山上遇到了一只野兽,他用他的机械制造技术制作了一个机关,将野兽困住,使其无法逃脱。从此以后,人们用“归伏”来形容人被征服或被制服的状态。
- 词语结构
- 归伏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归”是动词,表示回到原来的状态;“伏”是动词,表示被征服或被制服。
- 例句
- 1. 他终于归伏于老师的严格要求,开始努力学习。2. 这只猛兽被猎人的陷阱归伏了。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归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被一个巨大的手掌按在地上,无法自由行动,表示他被归伏了。
-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其他成语,比如“不可救药”、“束手无策”等,来拓展你的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严格要求使我归伏于学习上。2. 初中生:这个难题一直让我束手无策,我感觉归伏了。3. 高中生:他的领导能力很强,能够归伏整个团队。4. 大学生:我被这门课的难度归伏了,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学习。5. 成年人:这个项目的复杂性让我感到归伏,需要更多的资源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