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贺龙的词语解释
贺龙的意思
拼音:hè lóng    
使用场景
贺龙常用于表示对他人取得成就或喜庆事情的祝贺。可以在生日、结婚、升职、毕业等场合使用。
例句
1. 他的生日派对上,朋友们送上了各种贺龙,让他感到非常温暖。2. 在他升职的那天,同事们纷纷送上贺龙,表示对他的祝贺和支持。
基本含义
指为了表示祝贺或庆贺而送上的礼物或言辞。
基本解释

 贺龙(1896年3月22日—1969年6月9日)原名贺文常,字云卿,中国湖南桑植县人,有白族血统。1955年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更多与庆贺、祝贺相关的成语,如“贺岁”、“贺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生日的时候,同学们送我了很多贺龙。2. 初中生:他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我们都为他送上了贺龙。3. 高中生:我们班级的毕业典礼上,老师送给每个同学一份特别的贺龙。4. 大学生:他成功找到了理想的工作,我们一起庆祝,送上了贺龙。5. 成年人:他结婚了,我们亲朋好友都送上了贺龙,祝他婚姻幸福。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和记忆“贺龙”这个成语!
故事起源
贺龙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军事将领之一,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有着卓越的贡献。据说,当贺龙的部下取得重大胜利时,他的战友们会送上贺龙作为祝贺的礼物,以表达他们对贺龙的敬意和庆贺之情。后来,这个成语就以贺龙的名字来代指祝贺的礼物或言辞。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贺龙”与庆贺之情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贺龙作为一种祝贺的礼物,象征着对他人的庆贺之情。
词语结构
贺龙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贺”和“龙”。
详细解释


 生平介绍

贺龙原名文常,字云卿,1896年3月22日生于湖南桑植洪家关一户贫苦农民家庭。

1914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

1916年率弟兄,劈了桑植县芭茅溪盐税局,夺得十几支步枪,组织农民武装,打出桑植县讨袁(世凯)护国民军旗号,任总指挥。不久编入湖南护国军,任营长。

1917年,在长沙奉中华革命党之命, 参加刺杀湖南督军潭延阎的活动,失败被捕。

释放后又去刺杀新任督军傅良佐,又遭失败,乃返回湘西,拉起队伍,打起湘西援鄂军第一路游击支队的旗号。

1918年春,在石门县被编入湘西护法靖国军,任营长、团长。

1922年率部入川,驻涪陵,任川东边防军警备旅旅长、四川“讨贼军”混成旅旅长,同依附北洋军阀吴佩孚的杨森、刘湘部队作战。

1923年9月,取得反攻重庆的胜利。

1924年他率部返湘,先后任澧州、湘西镇守使。

1926年起,任国民革命军师长,率部参加北伐战争,在湖北、河南屡打胜仗,升第二十军军长。

1927年8月1日,与周恩来、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南昌起义,任总指挥。

192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起义失败后,与周逸群等经上海、武汉返回湘鄂西发动和领导武装斗争。

1928年4月,贺龙到慈利和湖北鹤峰重新组织武装。

1928年8月,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长、中共湘西前委书记。

1928年9月奉湖南省委之命进攻常德,在仙阳遭国民党军两次袭击,遭受第二次挫折。贺龙一不灰心,二不气馁,将队伍转移至鹤峰走马坪进行休整。

1929年1月攻占鹤蜂,5月进军桑植,打破敌人数次进剿,队伍得到发展,初步形成以鹤峰、桑植为中心的湘鄂边根据地。

1930年7月率部至洪湖,与周逸群等领导的第六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任总指挥兼第二军军长。

1931年6月率红三军(由二 军团改编)至湖北房县,开辟鄂西北革命根据地。

1931年9月重返洪湖。

1932 年秋,洪湖根据地被国民党军占领,他率部经豫西南、陕南、川鄂边到湘鄂西开展游击战。

1933年12月,政客熊贡卿奉蒋介石之命前来诱降。贺龙向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报告后,将熊公开处决。

1934年5月,率部进入四川、贵州边界创建黔东革命根据地。

1934年10月,第三军和由湘赣边界转移的第六军团在川黔边的木黄、南腰界等地会师,第三军恢复第二军团的番号。贺龙和任弼时统一指挥二、六军团。为策应第一方面军长征,率部开展湘西攻势, 歼灭和牵制大量敌军,同时创建湘鄂川黔苏区,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湘鄂川黔分会主席和军区司令员。

1935年根据遵义会议精神,指挥所部进行反“围剿”作战,先在桑植、永顺等地三天打了两个胜仗,随后在湖北宣恩、忠堡、板栗园等地击破国民党军11万人的“围剿”,并 乘胜占领石门、津市、澧州、临澧等地。

1935年9月,蒋介石调集130个团的兵力“围剿”二、六军团。他和任弼时于11月率部从桑植出发,转移到外线,开始长征。

1936年4月北渡金沙江,至 7月,在四川甘孜与第四方面军会师。

此时,奉中共中央电令,将二、六军团和第三十二军合编为第二方面军,任总指挥。这一期间,对张国焘的分裂主义活动进行了斗争。随后,率部与第四方面军一起北上。

1936年10月,在宁夏南部的将台堡同第一方面军会师。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一二○师师长,与政委关向应等率部开赴晋西北抗日前线,在雁门关等地区主动出击,切断日军交通线,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的忻口作战。

1938年3月,指挥部队击退日伪军万余人对晋西北的进犯,收复宁武、神池、五寨、岢岚等七个县, 扩大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

1938年12月,奉命率一二○师主力东进冀中, 兼任冀中军政委员会书记,统一指挥一二○师和冀中三纵队,在日军施放毒气的情况下,指挥齐会战斗。

1939年8月,奉毛泽东电令,与关向应率部回师晋察冀,在陈庄战斗中诱敌深入,予以夹击,歼日军一千四百余人。

1939年底,奉命返回晋西北。

1940年11月,任晋西北军区(后改为 晋绥军区)司令员,领导军民挫败日伪的摩擦,巩固和扩大了晋绥根据地。

1942年6月,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 司令员兼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统一领导陕甘宁和晋绥两地区的军事工作,并领导军民自力更生,开展大生产,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渡过抗日战争中最艰苦的阶段。

1945年6月,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

1945年8月,率晋绥野战军对日伪军反攻。

1945年10月率部北上,协同晋察冀野战军发起绥远战役,解放绥东、绥南广大地区。

1946年7月,指挥晋北战役,解放九座县城。

1947年3月,当国民党军向陕北发动重点进攻时,他指挥联防军地方兵团积极配合西北野战军作战,同时, 领导发展后备兵团,巩固后方,集中人力物力支援解放西北。

1949年 底,率第十八兵团等部入四川,协同第二野战军发起成都战役,解放大西南。

1950年,任西南军区司令员,领导对国民党军起义、投诚部队的整编及改造,指挥部队肃清国民党残余和土匪,稳定了西南地区的局势。

1950年10月,指挥进藏部队解放昌都,促进了西藏的和平解放。

1954年6月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54年9月任国务院副总理。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1956年当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59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1960年任中央军委国防工业委员会主任。

1964年起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 参与领导人民解放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1952年起兼任国家体育委员会主任。

1966年“文化大革命”后,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诬陷,坚贞不屈。

1969年6月9日被迫害致死。

1978年12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到彻底平反。

1982年10月,中共中央又作出了“为贺龙同志彻底平反的决定”。决定中充分肯定了贺龙为中国革命作出的不朽贡献。他的主要著作已收入《贺龙军事文选》。

文革时期

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林彪欲确立其在军中的地位,急于整倒贺龙,毛泽东希望得到林彪的支持,遂抛出贺龙与林彪进行政治交易,将其肃整。林彪和康生诬陷贺龙准备推动“二月兵变”,企图推翻毛泽东,又指国家体委是“贺龙的独立王国”,“混进了大批叛徒、特务和走资派”。结果,贺龙遭红卫兵批斗,受到严重迫害,1969年6月9日病逝于301医院。在他去世前,听到猪叫声,对妻子薛明说:“想吃一口猪耳朵”,被当局粗野地拒绝了,连饮水也没有,甚至要喝自己的尿。在追悼会时,周恩来向贺龙遗像一连鞠躬七次。

贺龙在文革之前一段时间和文革初期,曾负责主持军委日常工作。毛泽东对贺龙一直也很信任。据说当年毛在延安与江青的婚姻,除康生支持外,就只有贺龙支持,贺当时说:“堂堂一个大主席,讨个女人有什么了不起,谁再议论我枪毙了他!”。但贺龙对文革所持态度比较暧昧,又与罗瑞卿时有唱和,犯了林彪之大忌,林欲除之而后快;而毛急需林彪对文革的支持,遂同意以罗瑞卿、贺龙,来换取林彪的支持。但林彪对贺龙的手段过于残忍,是毛始料未及的。

1974年9月29日,中央发表了《关于为贺龙同志恢复名誉的通知》。1982年10月,中共中央又作出了“为贺龙同志彻底平反的决定”。

曾任职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多项要职。

1952年起担任国家体委主任

1954年出任第一届国务院副总理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1956年中共八大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1959年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

家庭介绍

贺龙在家乡时曾经有一个童养媳徐月姑,生了一个女儿贺金莲。徐月姑在南昌起义期间病故。后与蹇先任结婚,生有一女贺捷生,后离婚。1942年,贺龙与第三任妻子薛明结婚,生有一子贺鹏飞,两个女儿贺黎明,贺晓明。

(0)
诗文中出现“贺龙”的诗词

送大参胡大声

一函千里贺龙飞,佩取重金下玉墀。

夕饮每当冰合处,冬行却喜雪飘时。

扁舟秪载桐江月,匹马还寻岘首碑。

便道庭趍应不忝,家传清德畏人知。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