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示像常用于描述画家、摄影师等艺术家通过绘画、摄影等方式,将事物的真实形象展示出来。也可用于比喻某个人或事物的表现非常真实,毫不掩饰。
- 例句
- 1. 这幅画真是示像的杰作,栩栩如生。2. 他的照片总能示像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 基本含义
- 显露出真实的形象或特征。
- 基本解释
显露外形。 宋 储泳 《祛疑说》:“及其机微之积,错糅之变,则风霆流形,妖祥示像,此天地之鬼神也。”
- 延伸学习
- 你还可以学习一些与示像相关的成语,例如“形象毕现”、“真实可信”等,来拓展你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要写一篇真实的作文,我要示像地描述我的家乡。2. 初中生:在我们学校的美术展上,有一幅画示像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3. 高中生:这本小说通过细腻的描写,示像地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纯真。4. 大学生:这部纪录片通过真实的画面和讲述,示像地展示了社会问题的复杂性。5. 成年人:他的演技总能示像地表达角色的情感,让观众深受感动。
- 故事起源
- 示像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晋书·王导传》中,原文为“示像之镜,非形非影”。故事讲述了晋朝宰相王导在受到皇帝委任为光禄大夫后,为了表达自己的忠诚和正直,他用一面镜子来比喻自己的职责,表示只会展示真实的形象,不会做虚伪的事情。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示像的发音“shì xiàng”与“实像”进行联想,表示真实的形象。可以通过想象一面镜子,将事物的真实形象映射出来,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示像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示”意为展示、显露,第二个字“像”意为形象、特征。
- 详细解释
- 示像是指通过某种方式将事物的真实形象或特征展示出来。它强调了事物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做夸张和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