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会用到这个成语,因为它涉及到残忍和暴力的行为。但在文学作品、历史故事等场景中,可以用来形容某些极端残忍的行为或者惩罚。
- 例句
- 1. 这个犯罪分子被判处磔尸,以示警戒。2. 这个故事中的反派角色最终被磔尸,为正义复仇。
- 基本含义
- 指用绳索将人吊起来杀死后,将尸体悬挂在高处供人观赏,以示警戒的残忍行为。
- 基本解释
见“ 磔尸 ”。
亦作“ 磔尸 ”。陈尸。亦指戮尸。《汉书·云敞传》:“ 章 坐要斩,磔尸 东市门 。”《旧唐书·李重福传》:“ 重福 窘迫,自投 漕河 而死,磔尸三日,时年三十一。”《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元年》:“有讹言摇众及强取人一钱已上者, 存进 皆梟首磔尸於市。” 清 王士禛 《居易续谈》:“至 崇禎 初年,罪状发露,押往祖陵,潜行自尽,磔尸 河间 。”
- 延伸学习
- 了解中国古代的刑罚制度,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磔尸这个成语的含义和使用场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听到了磔尸这个词语,觉得非常恶心和可怕。2. 初中生:老师用磔尸这个词语来形容那个罪犯的罪行,大家都感到震惊。3. 高中生:在历史课上,我们学到了古代的刑罚制度,其中包括磔尸这种残忍的刑罚方式。
- 故事起源
- 磔尸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刑罚制度。在古代,磔尸是一种常见的刑罚方式,用来对付罪大恶极的犯人。当时,人们认为这种残忍的刑罚可以起到震慑和警示的作用。
- 记忆技巧
- 由于磔尸这个成语涉及到残忍和暴力的行为,所以记忆起来可能会比较困难。可以通过将这个成语和其含义联系起来,形成一个鲜明的形象。比如,可以想象一个人被吊起来,尸体悬挂在高处,以示警戒的场景。
- 词语结构
- 磔尸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磔”表示将人吊起来,第二个字“尸”表示尸体。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象地描述了这种残忍的行为。
- 详细解释
- 磔尸是一个形容极其残忍的行为,指将人吊起来杀死后,将尸体悬挂在高处供人观赏。这种行为常常用来示众、警戒他人,以达到震慑和警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