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六诏的词语解释
六诏的意思
拼音:liù zhào    注音:ㄌㄧㄨˋ ㄓㄠˋ
基本解释

唐 代位于今 云南 及 四川 西南的 乌蛮 六个部落的总称,即 蒙隽诏 、 越析诏 、 浪穹诏 、 邆睒诏 、 施浪诏 、 蒙舍诏 。“诏”义为王或首领。其帅有六,因号“六詔”。 唐 开元 二十六年后, 蒙舍诏 并吞其他五部,因其在五部南(今 巍山县 南境),史称 南诏 。其地在今 云南 及 四川 西部。 唐 元稹 《蛮子朝》诗:“西南 六詔 有遗种,僻在荒陬路寻壅。”后用以称 云南 。 宋 陆游 《晚登横溪阁》诗:“瘴雾不开连 六詔 ,俚歌相答带 三巴 。” 清 陆元辅 《送文介石学博归滇南》诗:“ 三江 日月孤臣老, 六詔 风烟万里归。” 吕志尹 《过黔楚界喜晴》诗:“ 六詔 乡关常恨别, 三湘 春水无情流。”参阅《旧唐书·南蛮西南夷传》、《新唐书·南蛮传上》。

基本含义
指古代帝王发布的六道诏书,用以规范社会秩序和行为准则。泛指有权力者颁布的命令或规定。
详细解释
六诏源于古代中国帝王的统治时期,是指皇帝颁布的六道诏书,用以规范社会秩序和行为准则。六诏通常包括有关礼仪、道德、法律、军事、教育等方面的规定。因此,六诏在现代汉语中泛指有权力者颁布的命令或规定。
使用场景
六诏一词常用于描述政府、组织或个人对他人的命令、规定或要求。例如,在工作场合中,上级领导可以发布六诏,要求员工按时完成任务;在家庭中,父母可以向子女发布六诏,要求他们遵守家规家训。
故事起源
六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帝王统治时期。当时,帝王通过颁布六道诏书来规范社会秩序和行为准则。六诏的内容涉及各个方面,包括礼仪、道德、法律、军事、教育等。这些诏书被认为是帝王权威的象征,也被视为统治者对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
词语结构
六诏属于四字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上级领导发布了六诏,要求我们全体员工加强学习,提高工作效率。2. 学校颁布了六诏,规定学生要遵守校规,不得迟到早退。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六”字与数字“6”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同时,可以想象一个帝王在高台上颁布诏书的场景,以帮助记忆其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中国帝王的统治制度和诏书的内容,以加深对六诏这一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发布了六诏,要求我们保持教室的干净整洁。2. 初中生:校长发布了六诏,要求我们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3. 高中生:政府发布了六诏,要求我们珍惜时间,提高学习效果。4. 大学生:老板发布了六诏,要求我们加班加点,完成项目任务。5. 成年人:政府发布了六诏,要求我们节约用水,保护环境。
(0)
诗文中出现“六诏”的诗词

云南即事

五云南国在天涯,六诏山川景物华。

摩岁中山标积雪,纳夷流水带金沙。

翠蛙鸣入云中树,白雉飞穿洞口花。

独有江南征戍客,寻常清梦苦思家。

(0)

游石壁有呈二首·其一

廊庙雍容四十秋,旱为霖雨济为舟。

五朝宠遇已黄发,六诏归来方黑头。

后部风雷诗鼓吹,前途山水酒觥筹。

试看绝壁秋云句,知是承平宰相游。

(0)

滇平

洱海昆池道路难,捷书夜半到长安。

未矜干羽三苗格,乍喜征输六诏宽。

天末远收金马隘,军中新解铁衣寒。

回思几载焦劳意,此日方同万国欢。

(0)

新乐府.蛮子朝.刺将骄而相备位也

蛮子朝,泛皮船兮渡绳桥,来自巂州道路遥。

入界先经蜀川过,蜀将收功先表贺。

臣闻云南六诏蛮,东连牂牁西连蕃。

六诏星居初琐碎,合为一诏渐强大。

开元皇帝虽圣神,唯蛮倔强不来宾。

鲜于仲通六万卒,征蛮一阵全军没。

至今西洱河岸边,箭孔刀痕满枯骨。

谁知今日慕华风,不劳一人蛮自通。

诚由陛下休明德,亦赖微臣诱谕功。

德宗省表知如此,笑令中使迎蛮子。

蛮子导从者谁何,摩挲俗羽双隈伽。

清平官持赤藤杖,大将军系金呿嗟。

异牟寻男寻閤劝,特敕召对延英殿。

上心贵在怀远蛮,引临玉座近天颜。

冕旒不垂亲劳徕,赐衣赐食移时对。

移时对,不可得,大臣相看有羡色。

可怜宰相拖紫佩金章,朝日唯闻对一刻。

(0)

鸣凤歌

黔宁公子国之祯,远镇南服为干城。

奇材异汇重题品,山川草木俱增荣。

近从滇池得紫榆,锦纹玉质含霞赪。

斲成琵琶极华丽,宝之不异金与琼。

鹍弦犀轸龙香拨,鸦青绦绾猩红缨。

方当下指曲未成,一座已闻鸾凤声。

初疑秦台度箫管,复似缑岭随匏笙。

又如昆崙断嶰竹,雌雄应律相和鸣。

大弦铿鍧若呈瑞,喧呼杂遝声锽锽。

又疑乔林啖竹实,天风披拂飘琮琤。

小弦骈连如出穴,俄闻哕哕凌高冥。

忽若相呼饮醴泉,馀音袅袅流春冰。

大弦小弦或并作,却疑啄碎琼瑶英。

綵云飘飘激遗响,百鸟不敢翔中庭。

开元玉环未足数,大和忽雷空有名。

何如公子制鸣凤,坐令六诏闻韶韺。

请从席上赋长句,愿备乐府歌升平。

(0)

李易安兰亭叹前有龙眠所作右军小影毫发无损易安流寓奉化遂归史氏宋亡流转入燕是吾乡兰亭掌故也京邸曾见之于宗室贝子斋中谷林劝予以诗纪之

金童玉女天下希,一编金石互签题。

后山之甥文叔女,珊瑚笔架双双齐。

析疑如占策射覆,赏心或倾茶沾衣。

宣和书画遭浩劫,宰相家珍何所依。

兰摧芝焚亦天孽,孤鸾飘泊剡原栖。

剡原山光虽然好,孰为夫人慰累唏。

箧中何物甲万卷,内史稧帖良绝奇。

六诏祠宫香火近,展卷荐以秋江蓠。

桑榆晚节嫁狙狯,此物幸未玷尘翳。

风流云麓诸公子,力与淄州足并驰。

天水俄随白雁碧,穆陵十集亦披离。

云烟过眼聊一叹,祗有剡原草色长凄迷。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